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文字

大概都是广西本地人的原因吧,所以拿到《时间之野》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有一种亲切感。同样是在广西土生土长的何述强,他在文中对家乡自然山川以及人文旷野进行了诗意的洞察和理性的思考,让我在隐微之处总能看到缕缕透过心扉的亮光。...[详情]

更新:2024-10-22 16:22:54   发布人:袁洁

在秋天这个季节里,有一种特别的味道,若有若无地飘荡在空气中,那就是桂花的香气。[详情]

更新:2024-10-21 18:47:00   发布人:编辑部梁恩瑞

一个退休的老人,多年来困在一段情感中。[详情]

更新:2024-10-21 18:46:37   发布人:编辑部梁恩瑞

秋意渐浓,凉丝丝的风掠过村庄,将一枚枚秋叶吹起,也捎来了果子成熟的气息。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山坡上的柿子树,怀念起母亲亲手制作的风干柿子,那些记忆,如同珍贵的画卷,缓缓展开,激起了我心湖深处的涟漪。...[详情]

更新:2024-10-21 18:46:06   发布人:编辑部梁恩瑞

故乡[详情]

更新:2024-10-21 18:45:46   发布人:编辑部梁恩瑞

这是一本不寻常的“书”。这本“书”的文字十分简短,我却反复地阅读品味着。它记载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父亲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生产工作者”光荣称号的故事。...[详情]

更新:2024-10-21 18:44:26   发布人:编辑部梁恩瑞

毛泽东同志的《忆秦娥·娄山关》,我在少年时期就读过,虽倒背如流但不解其意。如今重读,究其历史背景,念及当前境地,心中的激昂与叹服尽数化作一句唱诵:闯新路,越雄关!...[详情]

更新:2024-10-21 17:21:19   发布人:编辑部梁恩瑞

本书作者毛姆表明了立场,读书应该是一种享受,通过感受各个人物的性格、他们的故事,犹如置身于一场美妙的旅行。 [详情]

更新:2024-10-21 16:27:59   发布人:袁洁

俗话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我深以为然。虽然我已经参加工作将近二十年了,但喜欢阅读的习惯依然没有变。[详情]

更新:2024-10-18 17:37:40   发布人:编辑部梁恩瑞

在我心目中,“奉献”是一个充满正能量,却又让人“抓不住”的词。什么是奉献?该怎么奉献?和我一同工作的劳模工匠前辈黄芝敏、杨正平,用自己的行动加深了我对书中内容的理解,给了我答案。 ...[详情]

更新:2024-10-18 16:45:19   发布人:袁洁

我最近刚读完李清晨的《心外传奇》,它所呈现的是“像小说一样好看”的医学发展史。[详情]

更新:2024-10-18 16:39:33   发布人:袁洁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阅读《等一朵花开》,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美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幸福。[详情]

更新:2024-10-18 16:21:02   发布人:袁洁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需要修得很多。金惟纯先生提到的修“愿力”,我很有感触。不禁回想在消防救援队伍的15年经历,就是一个修炼“愿力”的过程。[详情]

更新:2024-10-18 15:53:04   发布人:袁洁

这是一个阅读轻松,能让人轻易沉浸代入的故事,阅读时仿佛置身于南部小城,看到鲜活的人,闻到美食的香,感受生活的热气腾腾。[详情]

更新:2024-10-18 15:47:36   发布人:袁洁

《蓝海战略》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生动地描绘了企业如何通过创新思维,找到新的市场蓝海,避开红海竞争的困境。[详情]

更新:2024-10-18 15:47:02   发布人:袁洁

能工巧技展风尚,活力柳州着靓妆。[详情]

更新:2024-10-17 17:08:02   发布人:袁洁

近期,我有幸邂逅了于永正先生所著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这部教育瑰宝,字里行间,先生以其深厚的教育情怀与卓越的实践智慧,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往学生心灵的窗扉。...[详情]

更新:2024-10-17 16:56:21   发布人:袁洁

庄子曾说过一句极富哲理的话:“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在根据李娟同名散文改编的迷你剧《我的阿勒泰》也出现了关于有用与否的对话,它带给我的思考也在持续发酵中……...[详情]

更新:2024-10-17 16:47:19   发布人:袁洁

借着午后阳光,品一杯清茶,徜徉于书海之中。慢慢品读《铿锵玫瑰——奋斗的女性最美》一书。读完之后,内心满是感动与美好,心里充满了正能量。[详情]

更新:2024-10-16 19:58:52   发布人:编辑部梁恩瑞

人生啊,是这样不可预测,没有永恒的痛苦,也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时是那么平展,有时又是那么曲折。——《平凡的世界》[详情]

更新:2024-10-16 18:56:20   发布人:编辑部梁恩瑞

研磨、锉削、画线、钻削,郑志明二十多年磨一剑,在与钢铁的对话中练就炉火纯青的技艺,能将零部件的尺寸误差控制在0.002毫米以内,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40,达到“人刀合一”的境界。在廖献红新出版的报告文学《决胜毫厘——大国工...[详情]

更新:2024-10-15 18:06:51   发布人:编辑部梁恩瑞

下乡支教的旅程,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教学实践的机会,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与乡土记忆的延续。在那片远离都市喧嚣的土地上,我带着两件珍贵的“行李”:一是满腔的教育热情,二是精神信仰的凝聚——《毛泽东选集》。...[详情]

更新:2024-10-11 17:56:09   发布人:编辑部梁恩瑞

金秋十月,我跟随滚滚的人流来到上海与浙江嘉兴,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与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这是我七十多年来过得特别有意义的一个国庆假期。[详情]

更新:2024-10-11 17:08:16   发布人:编辑部梁恩瑞

岁月感叹[详情]

更新:2024-10-11 17:07:47   发布人:编辑部梁恩瑞

祝福[详情]

更新:2024-10-11 17:07:25   发布人:编辑部梁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