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您可有过在山上读书的经验吗?我就经历过,而且可谓是刻骨铭心啊!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有幸考入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读书。我对王城,一切都感到新鲜和好奇! 明朝时,这里是朱元璋侄孙的靖江王府,王城就因此而得名。学校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能够进入这所大学,我深感骄傲。
我眷恋着王城,依恋着桂林山水。就连大一放暑假时都不回家,留在学校计划把桂林山水游个遍。我天生就爱好体育运动,来王城读书时就坚持每天早上都要跑步上独秀峰,在山顶上,活动着筋骨,俯视王城,感受师大文化魅力;眺望桂林,呼吸新鲜空气,把桂林甲天下的美景尽收眼帘,更是让我感受到“一览众山小,唯有我独秀” 的王城风骚!放暑假第一天早上,当我准备要跑步上山时,忽然想起若带本书上山陪读,那该多么惬意啊!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就拿本书,飞速跑上独秀峰山顶。必要的放松活动后,我就坐在石板上,拿着书本,迎着微风,尽情地品味。
我每天早上坚持半个小时的阅读。碰着下雨、降雪时,撑着伞而“山读”那更别具一格,有节奏的读书声与“叮咚”的下雨声交融在一起,宛如美妙、动听的靑春交响曲,颇为诗情画意,非常地美,让人很惬意!每天我都会坚持上山读书。每当我归校时,室友总是调侃说:“老兄,‘山读’回来啦!”
我十分喜欢读书学习,打小就爱看连环画、画报等,上中学后就喜欢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及武打题材书籍,大学时主要是阅读有关专业的书籍及中外名著。当老师后阅读更加广泛,而且具有逻辑性、研究性地阅读。平时上班期间主要是阅读教材教参、教辅资料以及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休息时间主要是阅读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书籍,阅读的范围比较杂,报纸、杂志、小说都看。
“卧读”也是我的一种读书习惯。午休、晚上睡觉前我都会看会书,甚至要通过看书来催眠。此外,我还养成一种读书习惯,那就是创作。创作是一种高级的读书形式,我一直坚持创作。人们读有字书或无字书后,总会产生一定的感受和思想,就欲记录下来,于是就萌生了创作的意识。写作是一种理性认识的读书,通过所创作的文字语言,与本人心灵对话,与他人、社会谈话。那是最高级的读书享受呀!特别是当作品得到发表或获奖时,那是那么地惬意啊!心里特别地舒畅与满足,顿时觉得自己仿佛是世界上最幸福、最美丽的人啦!
人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读书。不管是读有字书还是在社会上学习的“无字书”,它都给予人知识,使人进步、聪明、智慧,更给予人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力量,使人与时俱进、不断进取和直面人生。读书也是一种劳动,一种脑力劳动,努力读书与善于读书者是光荣的。“山读”是一种特别的读书,也属脑力劳动,它是一种有字书与无字书的完美结合的读书。
读书能让人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当把其转化为第一生产力时,就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奉献社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读书也让人美丽。
参加工作后,没有机会再“山读”了,但“山读”精神一直流淌在我心里,并不断激励着我前进。
(作者单位:柳州市柳江区里高中学)

桂公网安备 450105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