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周志强:匠心织就“数字经纬”
来源:桂工网    作者:毛艳姗    发表时间:2025-09-30 17:31:05
摘要:周志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专业网络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师。

周志强

周志强在组织讨论5G网络规划

周志强在给年轻同事传授经验

记者 毛艳姗

  人物核心提示:周志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以下简称“广西电信”)专业网络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师。他带领团队顺利完成中国电信集团5801项目、5G五期等项目建设;攻坚克难,参加电信研究院的自研产品攻关,推动移频MIMO、自研小基站、绿能塔放三款产品均通过集团公司审核,进入自研产品清单,在多个省份实现规模化商用。同时,他还带领北斗创新研究团队,成功研究出解决4G基站北斗授时改造方案,于2023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现北斗授时改造技术自主可控,摆脱了对GPS的依赖。

  工匠心声:从1G的模拟信号到5G的万物互联,变的只有频段,不变的是通信人“永远在线”的承诺。坚守通信人的初心,只为大众有声的精彩。

  在数字浪潮奔涌的时代,他以北斗为笔、以5G为墨,在八桂大地的版图上书写着“宽带边疆”建设的壮丽诗篇;他用十九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创新,从基层维护工程师成长为通信行业技术领军者,带领团队完成超万个5G基站建设,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他就是广西电信专业网络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师周志强。

  技术达人:从“通信新兵”到“北斗破局者”

  2006年夏天,22岁的周志强从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后,一头扎进了电信行业。“那时候无线网络还处于2G时代,向3G时代过渡的通信专业名词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多年后回忆起入行初心,这位已是广西工匠的5G通信技术骨干记忆犹新。

  从维护2G设备的“新兵蛋子”到主导5G建设的“技术大拿”,周志强的职业生涯始终与“创新”二字紧密交织。2018年,面对4G向5G迭代的关键期,他从设备维护岗转岗至无线网络工程项目管理岗后,便进行技术攻关。在参与电信研究院自研产品攻关时,他带着团队反复测试移频MIMO、自研小基站、绿能塔放等新技术,光是实验记录就记满了几本笔记本。

  2020年,当国家提出普遍服务4G基站需在2021年底前切换至北斗授时系统的战略要求时,周志强敏锐意识到:“通信网络的安全命脉,绝不能攥在别人手里!”于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打响了。周志强牵头组建跨设计院、厂家的专家团队,在南宁、百色等地市辗转试点。会议室的白板写满技术方案,实验室的设备昼夜运转……最终,其团队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攻克技术难关,形成北斗-GPS双模数字高精度同步授时设备及系统,完全实现北斗授时改造的技术自主可控,摆脱了对GPS的依赖,打破了GPS垄断。此项专利也先后获得2022年实用新型专利、2023年国家发明专利。

  广西电信承建的普遍服务基站总共有1.0223万个,分布在全区1.4315万个行政村。在随后的几年里,周志强带领创新团队将上述专利进行规模生产和商用,完成所有普遍服务4G基站北斗授时的改造,为所在公司节省投资将近6500万元。

  “信号诗人”:“宽带边疆”建设的铁军先锋

  “以前,抵边村屯的留守老人跟远在他乡打工的家人视频通话,信号都是时有时无。”周志强告诉记者,2023年以前这样的状态在边疆村屯是常有的事。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署启动“宽带边疆”建设,提出要提升边疆地区通信网络覆盖水平,助力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广西电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全力以赴加快边境地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广西、乡村振兴和“宽带边疆”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为边疆地区发展注智赋能。

  “边疆网络不是简单的‘覆盖’,而是要‘强覆盖’,让群众用得上、用得好。”在建设中被委以重任的周志强带领团队梳理出“优先边境8县区、兼顾沿边公路”的建设策略,年组织完成行政村5G覆盖项目7405个5G基站、普遍服务项目184个5G基站、5801建设项目1.2662万个5G基站建设,其中涉及边疆地区5G基站2095个。最终实现全区自然村5G覆盖率超过90%,其中边境8县区自然村5G网络覆盖率达到86%。

  在2024年启动的“信号升格”专项行动中,边境区域成为其中重点优化布局的区域之一。为做好工作,周志强带领团队凝聚合力,一鼓作气往前冲。“难,但值得!”谈起建设中的挑战,周志强的语气里带着自豪。他说,当施工队遇到山体滑坡阻断道路,他们就带着设备翻山越岭;为确保基站信号覆盖界碑,他们常爬上铁塔调试角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专项行动中,广西电信完成新增1.0322万个5G基站,全区电信5G总基站数达到5.5398万个。截至2025年3月底,中国电信千兆宽带广西自然村覆盖率达到86.67%,5G网络自然村覆盖率达到了90.36%。

  从“通信孤岛”到“数字高地”,周志强用脚步丈量八桂大地,用信号编织民生幸福,这正是“信号诗人”最动人的诗句。

  火种传递者:数字时代的匠心传承

  “工匠精神就是认准方向就执着向前,不达目的不放弃。”作为专业网络工程项目管理,周志强深知肩上的责任之重。他精益求精、坚持创新,推动广西电信开创了省间设备置换的先河,2023年与川渝冀三省置换6801台设备,置换回来的2.1G设备用于室分信源升级开通5G。

  “以前设备退役就封存,现在我们把它变成‘活资产’。”周志强翻开一本厚厚的置换台账,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台设备的型号、服役年限、调拨去向,“就像搭积木,把闲置的零件重新拼成能打仗的武器。”周志强说。

  这场被集团评为“管理创新一等奖”的资产盘活实践,不仅让广西电信节省采购成本9518万元,更打破了通信行业“重采购轻盘活”的惯性思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周志强说,自己的经验和案例都会共享给公司同事和合作伙伴,推动各种课题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

  这种“经验共享、共同成长”的氛围,让广西电信的无线网络团队成了“硬核军团”。“在周志强的影响下,我的团队成员都变得更有斗志了。”广西通信规划设计院交付主管袁宏谋表示,在共同完成项目过程中,其团队成员深入学习周志强分享的经验和技术,整体技能水平得到很大提升,现在团队在承接各种复杂项目也更有信心了。

  从2G到5G的跨越,从GPS依赖到北斗自主,周志强的十九年征程,恰是中国通信业崛起的缩影。当千万座基站如星辰点亮南疆,当边民的笑脸通过5G网络传向世界,这位新时代工匠用行动证明:通信行业的创新,是让技术连接无限可能。

  未来,周志强将配合公司实施云改数转战略,系统化、体系化制定人才队伍规划和布局,完善“五阶人才培养—集团能力认证—专家选拔聘任”协同体系,深入开展百千万人才工程,打造行业内高素质领军人才。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