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谋划、强化覆盖、暖心服务、长效提升,忻城县总工会紧扣“四个环节”做实做优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
职工“心上事”就是工会“上心事”
“截至今年8月,忻城县已发放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补助金超483万元,直接受益职工达3431人次,累计收到受益职工赠送的锦旗11面和感谢信1封。”日前,在忻城县总工会2025年广西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培训班上,一组数据让人倍感温暖。
据了解,在7月29日举办的2025年广西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培训班上,忻城县总工会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上述的数据让人眼前一亮。近三年来,该县总工会紧扣“精准谋划、强化覆盖、暖心服务、长效提升”四个环节,深入开展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其经验成为鲜活案例之一。
精准谋划,下好“先手棋”
“谋划早、启动快、力度大、措施实是忻城县开展和推进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的关键要素。”忻城县政协副主席、县总工会主席盘继勇分享了该县总工会的经验做法。
忻城县总工会始终秉持“快速启动、及时部署、扎实推进”的工作理念,将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纳入年度重点任务清单,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构建“上下协同、高效联动”的工作格局。通过多次专题研讨,专项工作小组深入剖析县域职工医疗需求特征及保障体系短板,综合考量经济发展水平、职工收入结构及医疗费用增长趋势制定工作方案。
“方案以‘提升参保率、扩大保障范围、优化服务质量’为核心目标,细化宣传动员、参保登记、理赔服务等全流程操作规范,明确时间节点与责任主体。”盘继勇表示,正因如此,2024年忻城县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得以突破万人参保大关。
强化覆盖,织密“防护网”
为扩大受益群体,忻城县总工会创新网格化管理机制,将该县328个基层工会划分为4个网格片区,实行“班子成员包片、基层工会主席分层负责”制度,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同时,由分管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开展“一对一”政策解读和“点对点”答疑,并结合现场宣讲、发放资料等方式,广泛动员职工参保。
针对非公企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小微企业职工等群体,忻城县总工会主动对接企业负责人、企业工会组织,推动8家非公企业集体参保,使快递员等群体的参保率从10%提升至80%。“通过工会普及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政策,我知道在遇到困难时,医保报销后还能领到互助金,就马上参保了。”网约车司机黄稳如是说。
此外,为提升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知晓率,忻城县总工会还依托“忻城工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以图文解读、案例分享、流程演示等方式,开展立体宣传。
暖心服务,当好“贴心人”
“感谢工会的帮助,让我们领到了互助金,感觉心里暖暖的。”4月27日,忻城县赛邦贸易有限公司的参保职工家属带着锦旗走进忻城县总工会,连声感谢工会的帮助。
原来,从2022年至今,忻城县赛邦贸易有限公司全体职工每年都坚持参加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去年,韦某生病住院,医药费总共花了8.2万元,报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后,又在忻城县总工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很快申请到了8597元互助金。
据了解,在忻城县与韦某一样快速领到互助金,缓解了经济压力的职工还有很多。这主要得益于忻城县总工会着力简化申请报销流程,构建了“代办点—系统—基层工会”三级联动服务体系;针对参保职工意外住院、身故等情形,明确120日(住院补助)、180日(身故补助)申报时限,联合忻城县医保局建立数据动态比对机制,确保补助发放“零遗漏”;根据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政策调整及时开展业务培训,使工作人员精准掌握最新政策,主动跟进患病职工情况,做到了“应补尽补”。
长效提升,打好“持久战”
值得一提的是,忻城县总工会还建立了职工医疗互助保障住院职工工作台账,将受助职工的信息详细记录在册,创新建立“患病—帮扶—康复”闭环机制,定期开展住院职工后续关爱回访帮扶工作。同时,将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与“四送”服务、困难职工建档、疗休养及心理健康讲座等深度融合,让职工进一步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
“我们不仅送互助金,更要送信心。”忻城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蓝乃夫说,该县农业农村局职工韦某去年2月不幸确诊恶性脑瘤,住院治疗费用高达19.8万元。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代办点迅速启动应急响应,不仅指导其亲属申领互助金,帮助其申请到了11.3万元的补助,还持续关注其身心健康,帮助其重拾信心、积极治疗。韦某现已慢慢好转,重返工作岗位。
蓝乃夫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拓展覆盖范围,为职工多筑起了一道健康“防护网”。

桂公网安备 450105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