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钦州市总工会以“实战模拟+标杆学习”形式直击基层协商痛点——沉浸式探寻集体协商“落地密码”
来源:桂工网    作者:曾寿梅 胡杰    发表时间:2025-09-15 16:47:01
摘要:“我们要求将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建议将技能人才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2800元!”9月8日,钦州市2025年集体协商现场交流展示活动现场,参赛队模拟“职工方”与“企业方”展开磋商。
  “我们要求将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建议将技能人才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2800元!”9月8日,钦州市2025年集体协商现场交流展示活动现场,参赛队模拟“职工方”与“企业方”展开磋商。

  “职工方”代表的话音刚落,立刻引发谈判桌旁的关注——这不是一场真实的集体协商谈判,但高度还原的博弈场景,让台上台下参会者都沉浸其中。

  模拟磋商还原实战:聚焦三大议题激烈交锋

  当天,来自市本级及各县(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代表、企业干部职工组成的6支队伍,聚焦“技能人才最低工资标准”“非遗传承专项激励”“职工福利待遇提升”等议题,展开多轮激烈磋商。从“职工方”代表提前准备的职工调研数据,到“企业方”代表当场摊开的成本测算表,现场道具与对话逻辑高度贴合真实协商流程,不少参加活动者拿出笔记本记录关键细节。

  如何破解基层协商“不会谈、谈不深”难题?钦州市总工会通过不断探索,决定通过举办交流展示活动,还原真实协商场景,帮助企业和职工掌握协商技巧、明确协商要点,为后续开展真实集体协商奠定基础。

  经过调研和梳理,钦州市总工会等主办方梳理了薪酬分配、非遗传承岗位保障、职工福利等近年来集体协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实战案例。

  6支队伍通过抽签确定角色后,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政策引用、诉求表达、方案协商等全流程模拟。在“技能人才最低工资标准”议题磋商中,从“职工方”代表提前准备的职工调研数据,到“企业方”代表当场摊开的成本测算表,几次来回博弈,与现实协商高度贴合。在“非遗传承专项激励”议题磋商中,聚焦行业内开展“师徒结对+专项培训”给予相对应补助以及争取颁发证书等。在“职工福利待遇提升”议题磋商中,“职工方”针对职工日常工作压力大,工作条件艰苦,希望“企业方”能够在福利待遇上给予一定的提高,与“企业方”进行沟通。

  “职工方”代表紧扣职工需求,精准援引政策依据;“企业方”代表则立足企业实际,客观分析可行性,双方既坚守原则底线,又展现灵活沟通的智慧,多次在关键议题上达成共识。

  实地观摩学真招:感受协商落地的力量

  若说集体协商模拟是“纸上练兵”,那走进“幸福企业”的实地观摩与成果见证,便是让参会者真切触摸到“协商落地”的温度与力量——集体协商的价值,终究要在解决职工难题、助力企业发展的实践中显现。

  交流展示活动模拟环节结束后,参与人员直奔北部湾港钦州码头有限公司、国投钦州港口有限公司两家“幸福企业”试点,在真实场景中探寻集体协商的“落地密码”。

  “从模拟协商中练技巧,从实地观摩中吸取协商经验,看到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才知道协商不是‘谈条件’,而是帮大家解决真问题。”一位基层工会干部感慨道。

  在国投钦州港口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李鹏的介绍让协商成效具体可感:“我们通过集体协商,回应了职工提出的心理关爱方面的需求,增设了心理咨询室及EAP心理咨询服务。公司通过‘日常听民意+年度总协商’的模式,2025年以来累计征集意见12条,目前已解决落实83%。”

  在座谈会上,企业工会干部分享的实操案例,为观摩人员提供了清晰的实践指引。

  模拟是为了“会谈”,实地学习是为了“谈成、落地”。只有让协商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才能真正让职工信得过、企业愿参与。

  此次“模拟+实地”的活动设计,恰恰破解了集体协商的痛点,提升了协商人员在形势研判、沟通技巧、情绪管理与危机处置等方面的核心能力,夯实了专业队伍的人才基础、能力基础和制度基础,又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工作标准化,为和谐劳动关系注入动力。

  钦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钦州市总工会将进一步完善培训机制,推广先进做法,推动集体协商从“有形覆盖”转向“有效覆盖”,维护职工权益、助力企业发展,为钦州经济社会稳定护航。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