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讯(通讯员 陈军)近日,在柳州市柳南区总工会的推动下,柳州河西高新区企业签订《企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这是柳州市首个针对技能人才权益保障的区域性专项集体合同。此次协商覆盖园区重点制造业企业7家,惠及职工近2000人、技能人才300余人,标志着柳南区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为贯彻落实《关于大力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合理确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的通知》要求,柳南区总工会成立工作专班,历时3个月调研和筹备,先后走访园区10余家企业,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和技能人才的薪酬现状,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柳南区总工会多次组织企业和职工代表进行沟通,最终确定将“技能人才最低工资标准”“职业发展通道”“岗位起点薪酬体系”作为本次协商的核心议题。
经过协商讨论,职企双方最终达成多项创新性条款:确定园区企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2600元;建立园区企业技能人才职级制度和职业发展通道框架,根据技能人才的工作表现、技术能力、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因素设置5个技能等级,并将技能等级提升与职位晋升挂钩;设立园区企业技能人才岗位起点薪酬制度,对主要岗位和紧缺工种按技能等级设置起点薪酬标准。
园区企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为园区企业构建了更加完善的技能人才发展体系,通过建立规范化的培养机制、科学化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性的薪酬制度,有效调动了职工提升技能水平和参与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不仅为技能人才职业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更为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下一步,柳南区总工会将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将柳州河西高新区能级工资集体协商经验打造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让集体协商成为撬动产业升级的“杠杆”、成就工匠人才的“云梯”,推动形成“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受益”的浓厚氛围,为推动“柳州智造”注入强劲人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