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总工会通过“四个一”推动集体协商工作走深走实——
职工企业“谈”出和谐 实现“双向奔赴”
□桂工网记者 曾寿梅 通讯员 韦兆
“今天我们召开协商会的目的,是看能否增加一线从业人员、驾驶员的体检名额。”
“我们司机希望公司能每年开展一次针对驾驶员的健康审查,能够早发现问题早治疗,希望公司能够满足司机的健康体检需求。”职工方代表提出诉求。
企业方代表回应道:“我们觉得可以通过分批次、分时段组织驾驶员参加健康体检,保障司机健康权益,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共赢。工会觉得这个方案如何?”
……
11月29日,钦州市道路运输行业集体协商会在钦州市总工会五楼会议室里举行,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围绕增加驾驶员体检名额和职业培训议题进行“谈判”。经过职工方各代表的讨论决定,同意企业方提出的分批次体检方案,达到良性沟通。
事实上,集体协商工作的难点就是不会谈、不善谈。钦州市总工会对症下药,通过“建强一支队伍、延伸一类群体、打造一个试点、组织一系列宣传”的形式,推动集体协商走深走实,多措并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在“建强一支队伍”方面,钦州市总工会加强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从市县两级总工会、园区中筛选人员,组建14名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足额配套专项经费,并通过专题培训、以会代训、蹲点实训等形式,加强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培训,集体协商队伍日趋成熟。
在“延伸一类群体”方面,钦州市总工会聚焦货车、网约车、外卖配送、快递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紧盯道路货运、快递物流、网约送餐等领域,在休息休假、劳动安全与卫生等方面开展协商,推动企业与职工在工作条件、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方面达成共识,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在“打造一个试点”方面,钦州市总工会选定北部湾港钦州码头公司作为钦州市能级工资集体协商试点,下发《关于在北部湾港钦州码头有限公司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工作的通知》,实现具备高技能的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的目的,形成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同时,钦州市总工会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组织一系列宣传,深入企业、园区、车间,向企业和职工群众解读集体协商政策,与企业、职工开展面对面交流了解企业、职工的诉求和建议,提高企业工会对集体协商的认识。
集体协商制度,让职工尝到了甜头,企业也获得了收益,稳定了企业劳动关系,促进了企业健康和谐发展,保障了职工的基本权益,进一步增强职工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了职工和企业的双向奔赴。截至目前,钦州市各级工会签订集体合同653份,覆盖职工8.1万人,集体协商建制率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