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军:深耕职教 砥砺前行
来源:桂工网
作者:梁俪莹
发表时间:2025-09-11 17:56:33
摘要:在南宁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工程学院的教学一线,有这样一位深耕者:他满怀热忱,从教以来便用心打磨教学,努力培育技工人才;他坚韧不拔,一头扎进职教领域,撰写论文、钻研智能领域新技术,为技术革新添动力;他就是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宁工匠”周文军。

周文军在车间工作

周文军在车间指导学生进行实操
勤勉敬业,躬耕职教
出身贫苦农家的周文军,从小锻炼了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质。自2010年9月进入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工作以来,他始终将“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作为人生信条,把“教书育人”的誓言融入每一堂课、每一个科研项目、每一次师生交流中。
几乎每天清晨,当校园还笼罩在静谧之中,周文军就已坐在办公桌前,开启了一天的工作。或撰写科研论文,或打磨教案,或钻研智能领域新技术……常常到了晚上,依然能在实验室里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风雨无阻,默默耕耘,累计培养出了上千名优秀的技工人才。
以赛促教,硕果累累
在周文军看来,职业技能竞赛是检验教学成效的重要标尺。于是,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实践能力,他不仅在赛场上屡创佳绩,还带领学生在各类赛事中崭露头角。记得2023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赛项中,周文军与队友密切配合,一举获得银牌,实现了广西选手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性突破。近年来,周文军个人参赛累计荣获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5项,指导学生拿下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14项。
此外,周文军坚持以赛为桥,搭建起“教学-实践-竞赛”的良性闭环,成为产教融合的生动典范,其领衔的“南宁市周文军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
精技强教,深耕不辍
为给专业建设和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周文军主持编写了6部专业核心教材,原创内容超150万字,其中有2部教材3次入选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被全国70余所院校采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ABB)》,填补了行业教材的空白。
同时,周文军主持完成了2门国家职业教育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建设、1门国家金课——《PLC工程与技术应用》,主持开发了1项国家题库(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并带领团队攻克了8项自治区级重点科研课题。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专业建设的开拓者,周文军还从零起步创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并带领团队突破重重困难,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使该专业成为学校特色专业之一。
作为全国机械行业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周文军积极为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发展建言献策,推动行业教学标准优化。他撰写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获得国家级立项,成功获批“智能建造与5G通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项目。
匠心传承,桃李芬芳
在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周文军践行“传帮带”,构建了“教师成长-学生成才”系统化的师生共育机制,按下了年轻人成长“加速键”。
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周文军创新推出“五位一体”培养模式,通过承办国家级高技能培训班、指导竞赛、科研项目合作、共建课程等方式,累计培养20余名青年教师,其中7名已获评副教授;在学生培养上,他首创“英才班+订单班”培养体系,培育了200余名工匠后备人才。
据统计,近五年来周文军组织千余名学生参加电工考证,通过率超90%;指导诸多学生考取1+X证书,通过率达95%;带队参加各级比赛,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22项,其中国家级4项。
以工匠精神打磨教学、以创新思维推动改革、以卓越成果服务行业,周文军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高职教师的使命与担当。在他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技能人才从校园走出,奔赴区域产业发展的各个岗位,而他仍在职教路上砥砺前行,续写着属于“匠心逐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