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朱丹:丹心育药学英才 科研助乡村振兴
来源:桂工网    作者:农晨迪    发表时间:2025-09-08 18:41:56
摘要:在刚刚结束的暑假,对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无机天药中药学党支部书记、中药学教研室主任朱丹而言,是忙碌而充实的“收获季”——在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中,她所在的团队凭借优异表现,荣获新医科副高组二等奖。



  在刚刚结束的暑假,对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无机天药中药学党支部书记、中药学教研室主任朱丹而言,是忙碌而充实的“收获季”——在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中,她所在的团队凭借优异表现,荣获新医科副高组二等奖。

  从教近二十载,朱丹始终坚守教学一线,以钻研为笔、以育人为墨,在教学改革、科研攻关与团队建设的赛道上不断突破。她荣获国家级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自治区优秀教师、自治区模范教师,广西五一劳动奖章等诸多荣誉,每一项荣誉背后,都藏着她对药学教育的热爱,对社会责任的坚守。

  躬耕教坛 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展作为  

  “药学是连接健康与化学的桥梁,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懂理论,更要会实践。”这是朱丹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培养卓越药学人才,她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五育融合”的育人理念,构建了“三课堂”联动立体化教学新形态,建立了“课堂-校园-校外”协同育人机制。作为课程负责人,她组织团队建设的《药用植物学》获首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该课程的中英文在线版本已在多个平台上线,有20多所大学使用,学生互动次数2万多人次,累计浏览量108万次;其中英文版课程荣获首届高等院校数字化国际优质课程,课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在教育教学的沃土上,朱丹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创新火种的播撒者,让无数学生在知识探索与实践创新中绽放光彩。她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是学生创新创业的引路人。作为第一指导老师,她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10多项,获国家级和省级“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称号。其中,2018年指导学生获得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是广西首次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获得国家级金奖,是广西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突破。

  扎根专业 科研赋能乡村振兴显担当  

  “科研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里,要服务于国家需求。”于是,朱丹的科研方向,主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与广西特色——聚焦中药民族药的生物效应、效应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破解中药民族药治疗疾病的“密码”。

  为此,她参与广西壮瑶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制定质量标准及起草说明,提高现有壮瑶药材质量控制水平并取得系列成果。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厅级科研课题9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获专利授权3件,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各类科研奖项5项。

  朱丹从未将科研成果“束之高阁”。作为土生土长的广西人,她深知乡村振兴的迫切需求,主动扛起“科技助农”的责任,助推乡村振兴。她组织师生参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开展南宁市5个县区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采集标本6219份,编制中药资源发展规划,为当地实施中药材产业规划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作为贫困县农村科技特派员,朱丹带领团队下乡开展科技服务100多次,指导当地中草药种植面积达2300余亩,为企业建言献策,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用专业和担当“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科技服务为纽带,让科研成果扎根乡村大地,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率先垂范 “双带”引领团队聚合力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作为党支部书记,朱丹充分发挥“双带头人”的“头雁效应”,将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深度融合,让支部成为凝聚力量的“强磁场”与培养人才的“孵化器”。引领带动党员为药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药学广西一流学科建设、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等贡献重要力量。支部以结对帮扶为切口,通过实施“先锋党员”+立德树人、“四困学生”帮扶、建档立卡学生帮扶、低收入家庭学生帮扶、“本科生导师制”等,拓宽党员教师的育人途径,将育人过程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扩展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支部党员参与率100%,结对帮扶学生达200余人次。经过与学生结对帮扶,连续多年实现建档立卡毕业生100%就业,为西部民族地区及东盟国家培养一批药学骨干人才。

  在团队建设上,朱丹同样是“领航者”。在她的带领下,支部荣获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广西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称号,入选广西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支部成果《党建引领聚合力 打造“创新创业国赛”梦之队》入选首批广西高校党建创新典型案例。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