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光明:三十五载育桃李 矢志不渝铸师魂
来源:桂工网
作者:刘甲平
发表时间:2025-09-03 18:52:15
摘要: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教师就如璀璨星辰,照亮学子前行的道路。彭光明,便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星星。他在玉林高级中学这片教育沃土上,坚守了35年,用智慧、爱心与责任,书写着教育的华章。2024年,他荣获“自治区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春风化雨,用爱浇灌成长
彭光明自投身教育事业以来,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践行“树人先正己”的工作作风。他深知,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呵护与引导。
曾经有一位农村留守学生,长期缺乏家庭关爱,性格孤僻,情绪波动大,学习成绩也不理想,甚至产生了退学的念头。为此,彭光明多次主动与该生谈心,但这名学生总是沉默以对。彭光明没有放弃,通过家访深入了解情况后,开始努力挖掘该生的闪光点,为他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课堂上,只要该留守学生有一点微小的进步,彭光明就会及时给予表扬;课后,彭光明也会鼓励该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融入集体。渐渐地,该生的自信心树立起来了,性格变得开朗阳光,成绩也不断进步,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取华中科技大学。
彭光明常说:“孩子之间没有差距,只有差异。只要用爱点燃孩子的心灯,他们终能成长成才。”在他的熏陶下,一批又一批学生如雄鹰展翅,扬帆远航。
他所带的班级中,有32个荣获“玉林高中文明班级”称号,6个被评为玉林市先进班集体或先进团支部,更有53名学生成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深耕教学,追求卓越课堂
在教学上,彭光明是一位不断探索创新的追梦者。他持续革新教学理念与模式,精心构建高效课堂,对自己的教学要求极为严苛,力求把每一堂课上得完美。
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彭光明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把复杂的实验步骤拆解成易于操作的小环节。在讲解化学平衡时,他以生活中的跷跷板为例,让学生轻松理解平衡的动态变化。他的课堂充满活力,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实验,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
彭光明的努力也让自己收获颇丰。他主持研究的《高中化学“四位一体”育人模式十八年研究与实践》荣获2021年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研究的《问题教学为主线、多元互动为载体的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模式》荣获2017年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同时,他还主持或参与省、市级的课题研究11项;在国家级核心刊物或省级学术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2篇。这些都为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示范引领,携手共进成长
彭光明认为,教育是一项集体的事业,只有大家共同进步,才能让教育之花更加绚烂。于是,他充分发挥科研引领的示范作用,借助自治区重点特级教师工作坊和化学学科课程基地等平台,与年轻教师携手同行。
彭光明针对每位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精心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从备课、上课到课后辅导,从教学方法的选择到教学心态的调整,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教育智慧。
在彭光明的辐射带动下,特级教师工作坊的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数据显示,这些青年教师已在各级学术刊物发表或获奖的论文有40多篇,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15项,同时有37人次参加各级组织的录像课、说课、优质课等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此外,彭光明还充分利用玉林名师“131”工程工作坊的资源优势,深入对点帮扶玉林市玉州区仁厚镇初级中学、崇左市龙州高级中学,多次送教下乡、送教到校,开展示范课、研究课,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指导帮扶,跟岗研修等,助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
三十五载沐风雨,三尺讲台育英才。彭光明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