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罗园
一摞摞钢材码放得整整齐齐,远看就像一组豆腐块,稳稳当当地在空中吊运……这是柳钢集团第一轧钢厂运行车间行车工罗园日常工作的场景。提起罗园,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她开行车稳、准、优!”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能练就这手开行车的绝活并非易事,这是罗园数十年如一日刻苦练习换来的。“一开始练过桩时,桶晃动得十分厉害。”罗园清楚地记得2011年12月6日自己刚开始开行车时的情景。为此,她认真观察师傅的操作要领,发现解决晃动的办法就是稳钩。而要想稳钩,就得学会跟车,还要学会平稳的启动和停止控制器。为尽快达到这个目标,罗园开始每天苦练技术。“天刚蒙蒙亮,她就到了训练场练习,直到开早会。”师傅欣慰地说。罗园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心理素质也越来越好,技术水平进步飞快,从当初开车时摇摇晃晃,过框架要师傅指挥,到后来能够准确判断高低,平稳运行,她的成长清晰可见。
2013年,罗园进入棒线型材厂工作,面对现场复杂的作业环境,她以一名职业化员工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班组师傅和车间技师带头人请教,积极参加各种行车技术方面的培训。罗园利用业余时间查阅有关文献书籍,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在2015年的“师带徒”活动中表现突出,被破格提升为高级行车工。
2016年,她参加柳钢集团职工技能竞赛天车工比赛获得第五名,并荣获“柳钢技术能手”称号。2018年在柳钢集团第六届职工技术运动会天车工竞赛中勇夺冠军,荣获“柳钢技术状元”称号。
在行车领域,熟练运用PLC知识是技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在提升技能的过程中,罗园专门请教车间的技术员PLC相关原理和故障查找方法。看不懂的理论知识,她就再看一遍又一遍;操作上不明白的要点,她就一次又一次反复操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8年技师考评考核中,她顺利通过考评,成为原棒线型材厂历史上最年轻的行车技师。
作为四棒行车小组长,罗园以“挑刺”的态度对待一切“三违”和安全隐患。“有时候我们自己操作看不出来问题,地面监督人员也没发现问题,罗园却能从细小处发现问题。”班组成员对罗园十分佩服,“只要她在,我们操作就踏实!”
“操作必须要创新,而要想创新,只有不断去钻研。”去年1月,罗园在工作中发现装货的火车皮长度仅为12.5米,这对吊装12米长的螺纹钢来说操作空间十分有限。为避免因刮碰导致卡阻或标牌掉落,行车工每次装车都必须小心翼翼,从而延长了装货时间。
“必须改进,不然效率提不上来!”有着强烈责任心的罗园细心钻研、反复摸索,总结出一套棒材安全高效装火车操作法。去年11月,经现场实践证明,采用该操作法可将装车时间由原来的平均35分钟缩短至27分钟,装车效率提升22%,每年可创效益32.16万元。
“关注细节、坚持创新”是罗园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去年,她积极开展降低行车故障攻关,加强管线岗位点检,个人点检设备隐患量占全车间的7%;和团队成员一起开展降低行车电磁吊跌钢率攻关,跌钢率同比下降近50%。罗园与同事们积极开展“行车女职工创新工作室”“巾帼文明岗”的创建工作,她所在的班组2020年荣获“自治区巾帼文明岗”称号、2021年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凭借着认真努力、刻苦钻研,罗园获得了2021年度柳钢标兵、2022年度“柳北工匠”、2022年度柳州市“最美巾帼奋斗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