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县总工会巧用“三个聚焦”织密新兴领域工会服务网——让更多劳动者轻松找到“娘家人”
来源:桂工网
作者:陈冬梅
发表时间:2025-09-03 18:49:15
摘要:手机扫码、指尖轻点,324名木材加工企业员工在线完成入会流程,从此有了温暖的“娘家”。这是今年7月发生在广西千层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厂区的温馨一幕。
手机扫码、指尖轻点,324名木材加工企业员工在线完成入会流程,从此有了温暖的“娘家”。这是今年7月发生在广西千层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厂区的温馨一幕。“以前总以为只有国企员工才能加入工会,没想到自己现在也是工会会员,也享受到了工会的福利。”手捧防暑物资,广西山松木业员工王万银难掩激动。他的心声,正是武宣县新兴领域劳动者“入会圆梦”的真实写照。
今年以来,这样的建会入会场景在武宣县新兴领域不断上演。这是武宣县总工会以“党建带工建”为引领,通过“三个聚焦”推动新兴领域工会组织覆盖提质扩面,让越来越多曾“游离”在工会之外的劳动者轻松找到“娘家人”的创新举措。
聚焦组织覆盖,打出建会“组合拳”
如何让快递小哥、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都能找到工会“娘家”?武宣县总工会以“党建带工建、工建助党建”为主线,把破解“组织覆盖难、会员发展难”作为核心任务,打出了一套精准高效的“组合拳”。
为摸清底数,武宣县总工会主动与该县工管委、县经贸局、县交通局等部门(单位)联动,对辖区内有职工、有生产经营活动、有党组织的“三有”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全面摸排,建立起详细的企业和职工台账,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该县总工会坚持“分类施策”,对规模较大、职工集中的企业,推动单独建会;对分散的小微企业和新就业形态群体,采取区域联建、行业共建模式;对社会组织,则依托党建阵地实施党群共建,最大限度扩大工会覆盖范围。在武宣工业园区,相关工会工作组还推出“掌上入会”服务,职工通过“职工之家”APP扫码即可完成入会流程,同步配备专人线下指导,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截至8月26日,武宣县已新建工会22家,发展会员1237人,其中民营企业会员1210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252人。从木材加工园区到高端绿色家居家具产业园,从货车司机到快递员,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通过工会找到了归属感。
聚焦服务赋能,打造“建会入会+暖心服务”新格局
“成为工会会员,不仅能保障权益,还能享受技能培训、困难帮扶等服务,感觉底气更足了。”6月13日,在非公企业集中建会入会活动现场,广西新大地石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职工李剑说。武宣县总工会始终坚持“建会入会”与“服务跟进”同步推进,将“四季送”等工会品牌活动与建会工作深度融合,让劳动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
在思灵镇木材加工园区、武宣工业园区等地,武宣县总工会每次开展集中建会,都会同步举办“新春慰问”“夏送清凉”活动,现场为新会员开展送清凉物资、送健康咨询等服务。今年以来,该县总工会已筹集资金开展各类关怀活动30余场次,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超6000人次。
“天气炎热,中午很容易犯困,进来休息一下,给手机充充电,再接单就精神多了。”8月28日中午,几个快递员正在武宣县城城北路工会驿站里小憩。京东外卖平台的快递员陈军介绍说,驿站里开着空调,大家跑困了就进来休息一下,挺方便的。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时间过长,停车难、充电难等“急难愁盼”问题,武宣县总工会投入经费建设运营18个主要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会驿站,每个驿站都配备空调、沙发、微波炉、饮水机、应急药品和无线网络,免费为快递小哥、环卫工人、货车司机等群体提供休息补给;在209国道旁建成占地7500平方米的博盛农机合作社工会“司机之家”,内设有停车区、洗浴区、运动区等功能区,满足过路货车司机实际需求。据了解,目前该县城北工会驿站、博盛农机服务站点等4个驿站,已获评自治区“最美驿站”,服务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达3.2万人。
聚焦权益保障,构建“联动维权+源头治理”机制
“如果没有工会与人社部门的帮助,我们的工资可能很难要回来了。”今年1月初,曾在武宣县某房地产项目工地务工的19名工人,给武宣县人民法院、县人社局和县总工会分别送来锦旗,感谢他们提供的免费法律援助。此前,由于企业拖欠工资,这19名工人一度维权无门。接到投诉后,武宣县总工会迅速与该县人社局、县人民法院联合调查核实其反映的拖欠情况,组织当事建筑公司负责人进行现场调解,最终杨先生等19名工人终于领到了期盼已久的工资。这起案例,正是工会织密职工权益保障网的一个生动写照。
为维护新兴领域劳动者权益,武宣县总工会深入推行“工会+法院+人社+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实现纠纷“一站式受理、高效化解决”。同时,以工资集体协商为突破口,主动向园区15家企业发出协商要约,指导劳资双方依法协商薪酬、福利等问题,从源头保障职工权益。
此外,武宣县总工会还充分发挥“大学校”作用,先后在通挽镇园区、高端绿色家居家具产业园举办劳动技能竞赛,为职工搭建切磋技艺、提升技能的平台。通过技能比拼,进一步激发职工的创新创造活力,为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力。
从“找组织”到“享服务”“有保障”,武宣县总工会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把工会的温暖送到每一位新兴领域劳动者身边,让“娘家人”的关怀,成为他们安心工作、幸福生活的坚实后盾。
今年以来,这样的建会入会场景在武宣县新兴领域不断上演。这是武宣县总工会以“党建带工建”为引领,通过“三个聚焦”推动新兴领域工会组织覆盖提质扩面,让越来越多曾“游离”在工会之外的劳动者轻松找到“娘家人”的创新举措。

聚焦组织覆盖,打出建会“组合拳”
如何让快递小哥、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都能找到工会“娘家”?武宣县总工会以“党建带工建、工建助党建”为主线,把破解“组织覆盖难、会员发展难”作为核心任务,打出了一套精准高效的“组合拳”。
为摸清底数,武宣县总工会主动与该县工管委、县经贸局、县交通局等部门(单位)联动,对辖区内有职工、有生产经营活动、有党组织的“三有”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全面摸排,建立起详细的企业和职工台账,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该县总工会坚持“分类施策”,对规模较大、职工集中的企业,推动单独建会;对分散的小微企业和新就业形态群体,采取区域联建、行业共建模式;对社会组织,则依托党建阵地实施党群共建,最大限度扩大工会覆盖范围。在武宣工业园区,相关工会工作组还推出“掌上入会”服务,职工通过“职工之家”APP扫码即可完成入会流程,同步配备专人线下指导,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截至8月26日,武宣县已新建工会22家,发展会员1237人,其中民营企业会员1210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252人。从木材加工园区到高端绿色家居家具产业园,从货车司机到快递员,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通过工会找到了归属感。

聚焦服务赋能,打造“建会入会+暖心服务”新格局
“成为工会会员,不仅能保障权益,还能享受技能培训、困难帮扶等服务,感觉底气更足了。”6月13日,在非公企业集中建会入会活动现场,广西新大地石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职工李剑说。武宣县总工会始终坚持“建会入会”与“服务跟进”同步推进,将“四季送”等工会品牌活动与建会工作深度融合,让劳动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
在思灵镇木材加工园区、武宣工业园区等地,武宣县总工会每次开展集中建会,都会同步举办“新春慰问”“夏送清凉”活动,现场为新会员开展送清凉物资、送健康咨询等服务。今年以来,该县总工会已筹集资金开展各类关怀活动30余场次,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超6000人次。
“天气炎热,中午很容易犯困,进来休息一下,给手机充充电,再接单就精神多了。”8月28日中午,几个快递员正在武宣县城城北路工会驿站里小憩。京东外卖平台的快递员陈军介绍说,驿站里开着空调,大家跑困了就进来休息一下,挺方便的。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时间过长,停车难、充电难等“急难愁盼”问题,武宣县总工会投入经费建设运营18个主要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会驿站,每个驿站都配备空调、沙发、微波炉、饮水机、应急药品和无线网络,免费为快递小哥、环卫工人、货车司机等群体提供休息补给;在209国道旁建成占地7500平方米的博盛农机合作社工会“司机之家”,内设有停车区、洗浴区、运动区等功能区,满足过路货车司机实际需求。据了解,目前该县城北工会驿站、博盛农机服务站点等4个驿站,已获评自治区“最美驿站”,服务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达3.2万人。
聚焦权益保障,构建“联动维权+源头治理”机制
“如果没有工会与人社部门的帮助,我们的工资可能很难要回来了。”今年1月初,曾在武宣县某房地产项目工地务工的19名工人,给武宣县人民法院、县人社局和县总工会分别送来锦旗,感谢他们提供的免费法律援助。此前,由于企业拖欠工资,这19名工人一度维权无门。接到投诉后,武宣县总工会迅速与该县人社局、县人民法院联合调查核实其反映的拖欠情况,组织当事建筑公司负责人进行现场调解,最终杨先生等19名工人终于领到了期盼已久的工资。这起案例,正是工会织密职工权益保障网的一个生动写照。
为维护新兴领域劳动者权益,武宣县总工会深入推行“工会+法院+人社+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实现纠纷“一站式受理、高效化解决”。同时,以工资集体协商为突破口,主动向园区15家企业发出协商要约,指导劳资双方依法协商薪酬、福利等问题,从源头保障职工权益。
此外,武宣县总工会还充分发挥“大学校”作用,先后在通挽镇园区、高端绿色家居家具产业园举办劳动技能竞赛,为职工搭建切磋技艺、提升技能的平台。通过技能比拼,进一步激发职工的创新创造活力,为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力。
从“找组织”到“享服务”“有保障”,武宣县总工会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把工会的温暖送到每一位新兴领域劳动者身边,让“娘家人”的关怀,成为他们安心工作、幸福生活的坚实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