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权(左)向参观人员介绍公司情况
“以厂为家、厂兴我荣,作为一名老职工,我见证了公司的建立、发展和壮大,我最好的年华都在公司里度过,早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谈及工作近30年的地方,广西联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壮公司”)的党总支书记、工会主席、综合部经理王洪权动容地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几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地为公司发展出谋划策、为职工排忧解难、倾情当好产业工人的贴心“娘家人”。
做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领跑者
打铁还需自身硬。1994年,只有四年商业工作经历的王洪权对化工生产和化工机械技术工作一窍不通。骨子里有好强精神的他通过自学及向他人学习,硬是把自己逼成了一个精于焊、割、设备安装和机械维修的一把好手,不仅自己技术过硬,还带了徒弟。1998年,刚技改转产时,工人维修技术还不够成熟,作为大班长的他就经常半夜下到厂里组织人员维修离心机差速器。在他担任机修工段长时期,2000年5月,烘干砖窑和雷蒙机同时发生故障需要抢修,他带着5个成员的抢修小组,开展了时间长达48个小时的抢修工作,饿了就在厂里吃饭,累了就眯着眼休息一会,为了尽快恢复生产,他和他的团队两天两夜没有回家,终于圆满完成了抢修任务。他的能力和担当,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2013年7月,他牵头组建公司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公司工会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他有效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作用,引领团队开展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产业工人队伍素质,促进企业发展。
王洪权还组织公司职工参加来宾市、象州县举办的各种劳动技能竞赛,获得了多项证书,旨在以赛促练,提升职工专业技能。
王洪权一贯坚持“有为才有位”的理念。他在公司内部推行“一融三剂”工作法,把党的建设融入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在科室、车间设立“党员示范岗”,将技术攻关项目设为“党员项目”。依托“职工之家”和“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等载体,多聚道、多层次、多方位搭建平台,引领职工常年开展“金点子”和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的“五小”创新活动。2014至2022年,共开展创新课题400多项,有30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创效金额达8000多万元。
提升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品质
职工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企业工会组织想方设法推进好、平衡好。王洪权深知自己肩上的重担。
为了员工有培训和文体活动场地,王洪权积极寻求公司上级领导的支持,建设成立了公司“职工之家”,并增加硬件投入,筹集资金50多万元建设“联壮公司党员活动中心”“联壮公司职工活动中心”。在党员职工活动中心添置了电视(投影仪)、音响等设备,购入了各类文化、生活、娱乐书籍供职工学习。定期在每年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节点开展篮球、气排球比赛等文体活动,提高职工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深受职工喜爱。
当好新时期产业工人“娘家人”
“谢师傅,困难是暂时的,工会就是你的‘娘家人’,是你的坚强后盾,希望你能安心工作,也希望你的爱人能好起来。”2014年春节前,王洪权和公司工会委员会成员提着米、油等慰问品到职工谢彬家里。谢彬因的爱人因患病不能工作,孩子读书也需要钱,家庭的重担都在他一个人身上,生活很是困难。王洪权了解情况后,积极帮他向上级工会组织申请“困难职工认定”,获得了日常救助金。如今谢彬已从一个普通包装工升到了车间班长,生活有了极大改善。这只是王洪权关爱职工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他总是把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建立了公司困难职工档案,在公司推行困难职工慰问管理办法,职工生病住院、家属去世工会都会前往慰问,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工作。
“王主席,今年公司集体协商何时开展?”新年刚过,公司老总就打电话给王洪权。在公司,员工薪酬是与生产产量、产品质量挂钩的,通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促进了公司生产产量的增长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得到了企业资方的认同。公司集体协商的开展,公司老总从不认可到主动询问,是王洪权通过公司工会班子积极与公司行政沟通,把民主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的体现。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和目标捆绑在一起,实现员工与企业共赢。
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近年来,王洪权获得了来宾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公司还获得自治区“劳模和人才创新工作室”、“广西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多项荣誉。“沉甸甸的荣誉是鼓励,更是鞭策。”王洪权说,他将以此为动力,用心服务,为职工幸福“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