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首创了世界顶尖技术!”公司的很多职工都这样赞叹。
高炉实现连续稳产、高产700多天,生铁产量屡创新高……依靠这项世界首创的顶尖技术,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的生产取得了巨大进步,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同行、专家前来一探究竟。这项技术究竟有什么秘诀,答案还得从该厂的“铁魂先模创新工作室”(原“莫朝兴劳模创新工作室”)寻找。
1993年莫朝兴从学校毕业后进入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初来乍到的他,看到柳钢与世界先进钢铁企业的差距,心里难免有些失落,但却暗下决心,要为柳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思想决定行动,莫朝兴在师傅的带领下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一招一式从基础扎扎实实地学起,开铁口、抡大锤、烧氧、捅铁口、清老渣……经过扎实的基层工作磨砺,莫朝兴的工作不断取得进步和突破,从值班工长到车间主任再到厂长,他一直守在高炉一线,与钢铁打了三十多年交道,是柳钢出了名的资深“炉长”。
2012年,面对着近30年来最严峻的行业危机,公司提出了全方位的降本降耗增效的工作要求,但炼铁厂的生产消耗却一直居高不下,距离公司提出的目标相差甚远。为了能够在降低高炉燃料比、提高生铁产量等方面有更进一步的突破,炼铁厂决定成立攻关团队开展技术攻关,于是着手创建了劳模工作室。
工作室成立后,莫朝兴带领团队成员围绕高炉如何高产稳产、高效低耗的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技术攻关。经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反复做试验,终于在一次次失败中研究出了一套适合柳钢发展的技术方案,摸索出了一项“霸王”级技术——高炉精准布料技术,创造性提出了高炉生产状态下的布料优化方法,克服了高炉炉顶布料的最大缺点,实现了高炉在中心加焦模式下的制度优化和精确控制,促进对高炉内部煤气流的疏导和煤气利用率的提高,为高炉提高产量、优化指标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柳钢炼铁高炉炉况连续稳定顺行,消除了重大炉况波动,打破了以往“炼铁产能与钢铁行业效益反道而行”的魔咒,开创了高产稳产、节能降耗的炼铁新局面。工作室成立至今,已累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2项、中国自动化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等荣誉,通过项目攻关和技术改进共创效数亿元。
工作室硕果满满,但莫朝兴又有了新的想法。在他的推动下,2021年,莫朝兴劳模工作室实操培训中心及液压、电气工作站揭牌成立,进一步扩大了工作室的覆盖面,将工作室向高级技师、技师带头人队伍拓展,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工作室来。工作室成员除了开展技术创新外,还定期到实操培训中心开展授课,所有职工都可自行申请或通过每月的开放日活动到工作室及实操培训中心进行学习、理论探讨及上机实践。
“劳模工作室是一个攻坚克难、技术创新的场所,工作站和培训中心更像是一个推动技术创新的‘孵化器’,为炼铁厂和公司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莫朝兴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更多的青年人才、技术骨干快速成长。
2022年,工作室已正式更名为“铁魂先模创新工作室”。在莫朝兴的带领下,工作室确定了以安全炼铁、绿色炼铁和智能炼铁三个方向为目标推进炼铁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职工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提供的平台,深入参与了技术攻关项目建设,职业技能、技术研发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为公司的加速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