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3D打印打出企业高质量发展“发动机”
来源:桂工网    作者:刘甲平     发表时间:2022-12-28 19:16:54
摘要:  在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的覃懋华劳模创新工作室里,经常能看到覃懋华和工作室其他成员在探讨如何创新3D打印技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长足动力。

  在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的覃懋华劳模创新工作室里,经常能看到覃懋华和工作室其他成员在探讨如何创新3D打印技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长足动力。

  覃懋华是全国劳动模范、广西工匠,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模具钳工工种技能大师。

  2006年,覃懋华被安排进入3D打印领域工作。“当时这个领域算是比较超前的,我们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覃懋华回忆道,那个时候,一天十来个钟头围着它转。送料有问题,就弄清楚工作温度、传输系统、材料特性;零件变形,就反复试验,创造性地提出酒精整体加热法,利用均匀喷洒酒精固化材料;激光线路偏移,就赶往上海等地交流、学习……从材料选用到设备操作,从个性定制到技术攻关,覃懋华勤学苦练、深入钻研,深深爱上了3D打印事业。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覃懋华带领班组成员,发明了3D打印+数字化减材快速制造技术,用不到半年时间完成了传统工艺3年的新品试制量。以一个6缸柴油发动机机体毛坯为例,用传统工艺制作模具需要3个月,应用快速成型技术仅需20多天。

  要想开拓进取、追求卓越,覃懋华深知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2013年,以覃懋华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工作室围绕“育新人、攻难关”的职责使命,广泛开展师带徒和技术攻关活动。2020年,工作室晋升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我认为,工作室既是思想交流的平台,又是技术锻炼的‘熔炉’,更是职业专项教育的新高地。”覃懋华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就是将大家的智慧集中在一起,更有效地解决各种技术问题,实现技术创新。”每当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覃懋华就会通过工作室组织钳工工种技能大师成员及生产现场技能骨干进行“会诊”,为工厂一线解决了许多生产上的“疑难杂症”。

  工作室成立以来,覃懋华劳模创新工作室骨干成员培养出了26名技师、8名高级技师。围绕3D打印、智能制造等专业领域,共取得167项技术攻关成果,其中6项成果获得发明专利、14项成果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其中,《复杂铸件无模复合成形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荣获2016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该项目在2016年建成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国家首个发动机行业先进的数字化铸造车间;《超低排放柴油机气道及模具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荣获2019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围绕我国装备制造业急需的核心动力-发动机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发动机气道及模具的重大核心技术进行研发与应用,历时16年,突破了发动机气道及模具的关键技术瓶颈,掌握了发动机排放升级的核心技术,使玉柴成为国内行业唯一掌握这项核心技术、能自主研发先进发动机气道及模具的企业,该项目技术应用于玉柴产品12大系列2000种产品,从2008至2018年销售收入101.3亿元。

  技艺需要传承,更需要后继有人。多年来,覃懋华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过搭建创新发展平台,为企业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公司级师带徒、部门级师带徒,开展技能培训,组织带领职工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工作室用以赛促练、技能比武的形式,从2018年到2021年,共完成带徒培养37人,其中,12人在自治区级大赛中获奖,7人晋升高级工、1人晋升技师。

  “技术工人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我会不断提高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用更加向上拼搏的精神,永不停止探索技术创新的脚步,在3D打印技术这条战线上开拓进取。”覃懋华表示,工作室今后将继续做好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工作,竭尽全力为企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