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变废为宝的“绿巨人”
来源:桂工网    作者:袁洁    发表时间:2024-10-25 14:00:25
摘要:机器轰鸣,传送带匀速运转。这头,堆成小山的建筑垃圾被巨大的机器源源不断地“吃”进去,经过破碎、筛分等工序后,机器另一头“吐”出来的是颗粒均匀的碎石——可以百分之百利用的建筑材料。

《跟着劳模工匠解锁向“新”前行的密码》系列报道②

变废为宝的“绿巨人”

记者 袁洁

  机器轰鸣,传送带匀速运转。这头,堆成小山的建筑垃圾被巨大的机器源源不断地“吃”进去,经过破碎、筛分等工序后,机器另一头“吐”出来的是颗粒均匀的碎石——可以百分之百利用的建筑材料。

  到底是什么让建筑垃圾逆袭成“材”?为了一探究竟,近日,记者走进广西美斯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斯达”),见证了一场变废为宝的“绿色革命”。

  走进美斯达生产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绿色的“铁甲军团”。这些大家伙高4米、重50多吨,如“绿巨人”般威风凛凛地傲立着。

  “看,这就是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的奥秘所在。”南宁工匠,美斯达副总裁、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宋小驹笑着对记者介绍道,简单来说,这些“绿巨人”——移动破碎筛分机械设备能开进矿山,就地取材,把大的石头或是物料经过二次加工,变成不同规格的砂石骨料,可谓是吞进“废料”、吐出“宝贝”。

  这些机器如此庞大,操作起来会不会很复杂?记者心里不禁产生疑问。宋小驹仿佛看穿了记者的心思,将遥控器递给记者,“你仔细看,机器并没有设置驾驶室。也就是说,工作人员只需要操控遥控器就可以指挥这个大家伙了。你要不要试试看?”

  在他的指导下,记者手持遥控器,像玩玩具一样,只要按下对应的键,威风凛凛的“绿巨人”就能准确地执行破碎、制砂、筛分等各种指令。

  “真的很简单!这样的机器是如何研发出来的?”面对记者的惊叹,宋小驹进一步解释说,移动破碎筛分设备属于工程机械的细分产品。在2011年以前,国内矿山领域建的都是固定破碎站,不仅建设周期长,重复使用率低,还占用了大量土地。而在移动破碎筛分领域,从制造端到用户端,市场还处于相对空白的状态。

  “我们要是能自主研发出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移动破碎筛分设备就好了。”怀着这样的信念,研发团队一头扎进了物料处理装备制造领域的蓝海。“当时千辛万苦研发出第一台移动破碎筛分设备后,我们发现进口产品液压驱动系统存在‘水土不服’等问题,于是又成立技术突破部门,专门攻克这些难题。”宋小驹说。

  经过不懈努力,美斯达研发团队坚持创新驱动,自主研发制造出适合国内市场的移动破碎筛分设备,打破垄断,实现了从“跟随者”向“引领者”的转变。以破碎领域的设备为例,J10H履带式移动颚式破碎站和S8H履带移动重型筛两款设备采用了美斯达自研的“油电双动力驱动技术”,并获得了欧盟CE认证。据悉,美斯达是全球范围内首家推出该设备技术的公司。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如今,移动破碎筛分设备的投入使用,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效益。”提及参与研发的“明星”设备,宋小驹颇为骄傲。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自主创新”是宋小驹经常提到的高频词。他深知,高端装备制造业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其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引领。研发创新是推动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工业持续转型升级的原动力。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代产品在使用、一代产品在生产、一代产品在设计”的发展理念,带领美斯达研发团队坚持自主研发创新,在深耕物料处理设备市场中牢牢地掌握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出国内首台履带式重型筛分设备、首台车载动力移动式制砂机……打通了长期以来被国外企业技术垄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使如今的美斯达拥有了全球领先的设计和制造能力。他还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电动装载机和轮式挖掘机,扩大了南宁工程机械的产品版图。

  而提及坚持自主创新的初衷,宋小驹表示:“作为工匠,就要不断攻克‘卡脖子’技术,自主研发生产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以精益求精的技艺把每一个产品做到极致。”

  采访的最后,在宋小驹的带领下,记者对美斯达车间厂房进行了整体参观。在这里,记者看到,从下料到加工、拼装、焊接、喷涂、总装、测试和出品等,一系列流程均使用先进的制造装备。大型激光切割机、大型数控折弯机、智能化机器人焊接手臂和数控加工中心,则让工程机械制造变得高效、智能且精准。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美斯达的7款新“巨人”一经亮相,就吸引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客商驻足参观。

  未来,这一台台高端移动破碎筛分设备将从厂房走向全国、迈向世界。

扫描二维码,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