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职工在产改中共同成长
——柳州市鱼峰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
桂工网见习记者 毛艳姗 通讯员 陈文颖
“希望公司在安排‘老带新’期间,能给带徒师傅发放技能补贴,形成有效激励机制,提高老员工带新人的积极性,让工程检测技术得到更好、更高效的传承。”在广西世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开展的“能级工资”集体协商会上,公司首席协商代表覃明建真诚提出建议。
2023年5月,广西世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在柳州市鱼峰区总工会的指导下,首次将企业“能级工资”作为协商议题写入集体合同。“这样,老师傅和新学徒都能在工作中各取所需、共同成长了。”职工方协商代表韦白冰对此亦是赞叹不已。
2023年,鱼峰区总工会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围绕全面加强组织领导、思想引领、素质提升、队伍壮大、地位提升、权益维护等“六大加强”方面工作,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而推动“能级工资”集体协商,便是鱼峰区总工会加强职工权益维护的重要一环,这是充分调动产业工人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实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目标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为了从根源上引导职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鱼峰区全年组织主题宣讲活动74次、宣传咨询活动52次、警示教育活动53次、专题讲座49次。
“要推动产改工作不断走深走实,最根本在于提供财政资金保障。”鱼峰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梁浩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据了解,2023年全年,鱼峰区总工会共安排就业补助资金63万元,用于支持开展各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安排8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人才小高地补助、引进高层次人才生活补贴、租房补贴等;此外,累计共安排300万元用于企业新动能建设。
相较于资金保障这一根基,加强工人队伍素质提升则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最直接体现。
2023年1月,广西沪桂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被列为鱼峰区产改试点企业,并进一步成功推选其为柳州市试点企业。该公司充分利用鱼峰区总工会打造的职工心理关爱室,以关爱中心为阵地、职工需求为导向,提升产业工人心理素质,稳定和疏导职工情绪,让职工卸下心理包袱更好地投入工作。
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是实现产业工人队伍“有技术会创新”的重要目标,也是改革的难点和焦点。2023年来,鱼峰区大力开展非遗基层骨干培训、中小学优秀教师培训、传统螺蛳粉烹制、桂林米粉制作、酥皮茶点制作等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题培训班。据统计,该区全年共举办就业技能培训班38个,参加培训1196人,取得证书1022人;举办岗位技能培训班12个,参加培训400人,取得证书115人。
为了推动人才队伍壮大,鱼峰区大力推动螺蛳粉产业人才小高地工作获批“柳州市第四批人才小高地”,成为柳州市唯一一个获批的县区级人才小高地。而后,鱼峰区以人才小高地为牵引,打造了广西螺蛳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柳州螺蛳粉学院及柳州市螺蛳粉协会3个“柳州市鱼峰区螺蛳粉全产业链智库联系点”,聘任智库专家32 人。
同年,鱼峰区完成了柳州市大健康产业人才科技服务中心主体建设,设置政务服务、物业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科技孵化服务等窗口,将该中心打造成一站式人才服务大厅,并同步成立了柳州市专家人才联合会鱼峰基地。
2023年以来,鱼峰区新增建会企业涵盖法人单位20个,发展会员1020人;进行人才认定17人,申请各项补贴约133万元;创建健康企业2家,3名工人获柳州市“职业健康达人”称号。
深化职工群众主人翁意识,是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内生动力。2023年,鱼峰区加大在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全年共发展党员108名,其中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69名,占全年发展党员总量的63.89%。同时,积极引导一线产业工人中的优秀分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现有入党积极分子281名。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柳州市鱼峰区总工会大力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一年。2024年,鱼峰区总工会将持续做实工会“互联网+”普惠性服务,帮助产业工人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产业工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