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县委书记刘飞国对困难职工进行慰问
昭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龙电为到困难职工家中核查走访
昭平县总工会承办2023广西春茶节暨贺州市职工职业技能(茶叶加工工)大赛
昭平县总工会举办2023年产业工人技能人才(保育师)培训班现场
昭平县总工会邀请聘用律师到乡镇开展“秋风渐起农忙时,法律知识进乡村”法律知识宣传活动
打油茶比赛现场
昭平县总工会举办乡村烹饪技能培训班
近年来,贺州市昭平县总工会围绕“产改”目标任务,坚持“一盘棋”思想,立足自身职能优势,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出台配套政策,实施“四大工程”,形成了党政主导、工会主抓、各方协同的工作格局,不断推进“产改”工作走深走实。
1、“一盘棋”齐推进 织密工会组织网
职工群众的呼声在哪里,工会服务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在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程中,昭平县总工会围绕目标任务,坚持上下“一盘棋”思想,通过实施“固本强基”工程,扎紧织密工会组织网。
昭平县总工会紧盯重点领域,聚焦新就业形态群体等重点人群,持续推进建会工作,并采取“党建引领、示范引领、龙头引领”方式,发动昭平县惠城超市、昭平华臻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职工入会,进一步提升了入会率。2023年,昭平县域内新成立工会81家,发展新会员1193人。
建会后,昭平县总工会还围绕“六有”标准,进行工会规范化建设,以党建带工建扎实推进工会“职工之家”建设,确保基层工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有效提升。
2、“心连心”优服务 绘就和谐新画卷
为进一步优化职工服务模式,努力当好职工群众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昭平县总工会聚焦重点产业、重点工程、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通过实施“精准服务”工程,不断提升广大产业工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昭平县总工会多措并举,着力做好就业服务、温暖帮扶等工作,进一步促进工会工作提质升级、实现工会服务“零距离”。2023年以来,昭平县总工会深入一线职工、困难职工、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重点群体,开展“四送”“生活救助”等活动,帮扶职工群众1694人次;配合有关部门组织“春风送温暖 就业送真情”专场招聘会,协调135余家企业为职工群众提供岗位971个。
同时,为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昭平县总工会积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约集中行动,签订集体合同87份,涵盖企业529家,确保集体合同签订率动态保持在93%以上。通过组织开展法律讲座进企业、进乡镇、进乡村等活动,用足用活“法院+工会+人社+N”劳动争议多元化调解的方式,进一步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2023年以来,调处劳动争议案件63件,涉及职工122人,为职工挽回经济利益416.41万元。
3、育优育强“主力军” 跑出“产改”加速度
技能是产业工人的立业之本。昭平县总工会通过实施“工匠孵化”工程,深化县级职业技能竞赛,将劳动和技能大赛融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之中,让一批具有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的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由“工”变“匠”。
昭平县总工会充分整合资源,通过支持企业组织新招用职工参加技术培训,深入企业开展在岗职工技能培训7场,广泛开展“桂有技能、产业振兴”技能大赛,让产业工人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截至目前,昭平县有企业242家,职工12964人,在工会组织下或自行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共59家,参加覆盖率24%;有专业技术等级的职工5032名、广西工匠1名、贺州工匠3名。
同时,昭平县总工会还深入实施“技能强企”工程,通过指导企业优化产业工人技能结构,加强对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培养,研究出台激励机制,实施“育匠计划”,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等多种方式培养适岗技工和高技能人才,大力培育“师带徒”示范型企业;指导企业把产业工人中的技能型人才和专业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晋升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实现人才多渠道发展。
今年,昭平县总工会将始终保持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聚焦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解放思想,攻坚克难,真抓实干,锐意创新,切实把产业工人的主体作用和产业工会的独特优势体现到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上来,为昭平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