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来宾市总工会:探索深化“国企带动非公”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来宾经验”
来源:桂工网    作者:梁俪莹    发表时间:2023-11-30 11:23:21
摘要:今年以来,来宾供电局为广西锦象水泥有限公司“把脉问诊”提出合理化建议13项,指导该公司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调整生产节奏积极响应峰谷电价政策,为企业减少用电成本4100万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来宾市总工会:探索深化“国企带动非公”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来宾经验”

桂工网记者 梁俪莹

  今年以来,来宾供电局为广西锦象水泥有限公司“把脉问诊”提出合理化建议13项,指导该公司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调整生产节奏积极响应峰谷电价政策,为企业减少用电成本4100万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这一切得益于来宾市总工会积极推进的以供电系统抓“国有企业带动非公有制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模式,扎实推进关联非公企业“产改”取得实效,也为来宾非公企业“产改”工作打开了新局面,实现了国有企业和非公企业的共赢发展。

  在推进“产改”工作中,来宾市总工会一直把推进非公企业“产改”纳入“一盘棋”的总体格局。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公企业推进“产改”工作缺乏内生动力,也缺乏工作指导、责任传导。非公企业“产改”工作如何破题?

  “在积极探索推进非公企业‘产改’的新途径新办法时,来宾市总工会先行先试,采取了以供电系统抓“国企带非公”模式,实施‘思想引领’‘素质提升’‘助力发展’三项工程和九条举措,充分调动起非公企业加入‘产改’的积极性。”来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吴孝斌向记者介绍道。

  来宾市中小规模的非公企业占比大,产业工人整体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才总量偏少,大部分非公企业对“产改”政策理解不深,企业及职工开展“产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来宾市总工会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在推进以供电系统抓“国企带非公”模式“产改”探路进程中,积极推动以来宾供电局为代表的国企单位,主动履行社会责任,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联系指导方式,引领带动产业链关联非公企业深化“产改”。目前,来宾市县两级7家供电单位联系指导锦象水泥、汇宾钙业等7家重点非公企业进行“产改”,帮助企业在节约用电、降低成本、人才培养等方面改革创新,促进非公企业在产改中广泛互联互助。

  来宾供电局作为来宾市全面“产改”的试点单位,经过多年的深化改革,在职工思想引领、技能人才培养、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管理规范、成效明显,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这也为来宾供电局联系指导的非公企业——广西锦象水泥有限公司提供了经验引导。依托“国企带非公”的联系指导模式,以行业相近原则,将国有企业经验快速复制推广。使得锦象水泥等关联非公企业通过“产改”,让职工素质获得提升、拓展职业发展通道,企业获得更好发展、享受到“产改”政策红利。

  来宾市总工会坚持边探索、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吸收好的经验做法,不断深化“国企带非公”“产改”工作模式。借助来宾供电系统产改中建立完善起来的“一年会、两年熟、三年成骨干”的“选用育管”人才工作体系,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在创新攻关、人才培养方面等一系列经验成果推广至非公企业,让非公企业在“产改”中有样可依。这也为来宾市非公企业“产改”探索出更多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

  来宾市总工会以务实举措推动非公企业深化改革,建强用活职工服务阵地,增强职工业务能力,激励职工创新创造;结合非公企业培训需求,依托国有企业的行业技术优势,发挥传帮带和联动作用,联合开展各类专业培训,促进国企与非公企业在人才培养、管理创新等方面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今年以来,来宾已通过“国企带非公”“产改”工作模式联合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000多人次,50人获得技能等级晋升,有效促进了生产效率提高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还依托国企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优势,助力非公企业用活用足政策、节能降耗,解难纾困。截至今年8月,促进联建的7家非公企业合计产值同比增长17.3%,实现了国企和非公企业共赢发展,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有效探索深化“国企带非公”“产改”工作的开展,今年,来宾市总工会还组成调研组前往武宣县、象州县开展该项工作的调研。来宾市总工会“聚焦党政中心任务和发展大局,将“产改”工作与来宾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抓,推动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引领带动“国企带非公”“产改”试点企业加大“产改”工作力度,突出重点,强化举措、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职工技能素养,持续壮大产业工人队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企业力量。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