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讯 (见习记者 付婷 通讯员 秦敏)“培训课程符合我的工作需求,很不错!”日前,一提到桂路通工匠学校,汽车维修员小黄就告诉记者,自己曾在该工匠学校参加过几次培训,技能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据了解,由灵川县总工会指导、桂林桂路通商贸责任有限公司建立的“桂路通工匠学校”自去年12月挂牌以来,已开展在岗职工技能培训16期,累计培训220余人次,受到了职工的广泛点赞。而这只是灵川县总工会推进技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以“实干指数”提升产改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灵川县总工会高质量推进该县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在桂林灵川供电局等多家试点企业开展产改特色工作,指导其充分发挥“样板企业”标杆作用,带动、引导其他企业推进产改工作,培养出更多技术型新时代产业工人,为灵川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奉献“工力量”。同时,采取宣讲等方式,积极宣传支持技能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技能人才典型事迹等,引导企业创建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精准培育更多技术型人才。目前,灵川县有市级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个,全国劳模1名、自治区级劳模17名、市级劳模14名。
“坚持问题导向,瞄准技能提升‘主赛道’,‘靶向’培养高技术人才,才能切实提高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和素质,不断把产改引向深入。”灵川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在试点企业积极开展产改工作,引导产业工人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外,灵川县总工会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如举办涉及养老护理员、桂林米粉制作、美容师、母婴护理、砌筑工、漓江导游等6个工种项目的农民工技能大赛,指导基层工会开展“安康杯”竞赛、“送培创工程”等活动,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大赛等途径拓展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平台,鼓励职工积极主动提升专业技术能力。
此外,灵川县总工会还不断出新招、出实招,通过抓实产业工人队伍党建工作,将全县154个村(社区)所属“两新”组织全部纳入覆盖范围;强化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动员广大产业工人参与“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加大政策改革力度,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为全面推进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工作,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打好“人才牌”。
“目前,全县已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牵头、部门协作、企业参与的工作格局。”灵川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在素质提升、赋能成长、权益维护等方面持续下功夫,不断拓展人才吸聚渠道,优化人才成长通道,健全人才激励管道,稳步推进产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