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桂北山珍美食:清汤铜锣菌
来源:桂工网    作者:梁振    发表时间:2025-08-19 18:06:59
摘要:在桂北丘陵山区,松林如海,四季常青。林间山涧溪流纵横,水声潺潺,湿润的空气里总是弥漫着松针与泥土混合的清香。
  在桂北丘陵山区,松林如海,四季常青。林间山涧溪流纵横,水声潺潺,湿润的空气里总是弥漫着松针与泥土混合的清香。这里的气候温润潮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野生菌类资源,其中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那形如铜锣的珍馐——铜锣菌。

  铜锣菌,又叫枞树菌、电干菌,一般分乌黄两色,品质以乌色为上品,黄色次之,个头小如拇指,大于拳头,以个小鲜嫩为佳,开伞大如拳头后次之。

  每年春秋两季,即3月至4月以及9月至10月,是铜锣菌最为丰盛的时节。此时的松林里,一场细雨过后,湿润的泥土中便会悄然冒出一个个圆润饱满的菌盖,色泽淡黄,边缘微微卷起,宛如古代祭祀用的铜锣,故而得名。新鲜的铜锣菌肉质肥厚,触手生温,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是山珍中的上品。

  农闲时节,村民们三三两两结伴上山,一边唠着家常,一边寻找着大自然的馈赠。经验丰富的老农能准确判断哪些地方容易长菌,哪些菌有毒不能采。

  铜锣菌的吃法多种多样,可炒、可炖、可涮,但最地道的还要数清汤铜锣菌。这道菜看似简单,实则最考验食材的本味和厨师的功力。先将铜锣菌仔细清洗,去除根部泥沙,然后用手撕成适口的大小——这是为了保持菌肉的纤维完整,比刀切更能保留鲜味。锅中放入山泉水,待水将开未开之时,下入处理好的铜锣菌,再投入几片老姜去腥。火候是关键,太大则菌肉变老,太小则鲜味不出,需用文火慢煨,让菌子的鲜味一点点释放到汤中。

  约莫20分钟后,一锅清亮见底的铜锣菌汤便做好了。汤色如琥珀般透亮,表面浮着几颗金色的油星,那是菌子自身的油脂。先啜一口汤,鲜甜中带着松木的清香,回味悠长;再尝一片菌肉,肥厚爽滑,嚼劲十足,仿佛能感受到山林的精华在口中绽放。当地人喜欢在汤中放少许盐,并撒上葱花,简简单单的调味,却能将铜锣菌的本味衬托得淋漓尽致。

  桂北的铜锣菌,不仅是一种食材,更承载着山里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期盼。它不需要复杂的烹饪技巧,也不需要昂贵的配料搭配,它的美味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来自于采菌人的辛勤,来自于厨师对食材的尊重。这一碗清汤铜锣菌,盛着的是桂北的山川灵气,是村民们的勤劳智慧,更是中国人对食物最本真的追求——用最简单的做法,呈现最纯粹的美味。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