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大龙湖:暑夏绘清凉
来源:桂工网    作者:张超群    发表时间:2025-07-23 18:28:07
摘要:南宁的周末热浪滚滚,空调外机嗡鸣如疲惫的蜂群,柏油路蒸腾着扭曲的暑气,连楼下的榕树也蔫头耷脑,叶子蜷成焦脆的小筒。
  南宁的周末热浪滚滚,空调外机嗡鸣如疲惫的蜂群,柏油路蒸腾着扭曲的暑气,连楼下的榕树也蔫头耷脑,叶子蜷成焦脆的小筒。避暑的渴望如藤蔓疯长,老乡一句吆喝“去大龙湖”,我瞬间回复“算我一个”。去年未尽兴的遗憾,在酷暑中发酵——该去上林躲躲了,那个藏在喀斯特峰丛深处的清凉世界。

  说走就走,我们驱车一个多小时便抵上林县。午后的燥热紧贴肌肤,直到下午四点,远处峰林间那片晃眼的亮蓝骤然撞入眼帘——大龙湖到了。景区停车场,空气晒得滚烫,仿佛能拧出汗水,女士们撑伞笑嚷道:“这太阳是要把人烤成腊肉呢!”众人默契地躲进湖边树荫。风自湖面吹来,带着水特有的沁凉。

  傍晚六点多,夕阳将湖面熔成了流动的黄金。游船离岸,船尾犁开的浪痕碎金闪烁,14座天然小岛在暮色中次第铺展,宛若打翻的珠宝盒,星罗棋布。去年雨季湖水微浊,此刻却清可见底,水草随波轻曳。水库放水,水位退去,裸露的河床遍布青灰石头,如被遗忘的棋子,虽少了碧波丰盈,却平添嶙峋野趣。“快看那座山!”小夏指向左前方:一座圆顶石峰斜探湖面,夕晖为它镶上金边,活像一头扎入水中觅食的憨态企鹅。船至湖心,“龙母莲座”峰通体熔金,山形如盛开的观音莲台倒映水中,涟漪荡漾着禅意的金光。

  翌日清晨,大龙湖在鸟鸣啁啾中苏醒,我们已踩着露珠奔向湖边的露天泳池。民宿窗外湖景如画,却无人顾暇。与湖水相连的泳池,水色漾着淡金晨光,清冽似山涧新引。脚尖轻触,一股凉意瞬时窜上,暑气消散大半。我与几位擅泳的同伴急跃入水,溅起的水花在晨光中划出银亮弧线。

  “比空调房痛快十倍!”老吴边喊边奋力划水,自由泳姿势虽不甚标准,速度却快,身后拖曳着一串气泡。不知谁起了头,众人开始比试泳技,自由泳、蛙泳、仰泳轮番登场。刚入门的小夏虚心讨教,口中嚷着“今天感觉有进步!”。浮板让我和老吴过足了“水上飞人”的瘾。初时立足不稳,跑不出两步便“噗通”落水;渐渐寻得平衡,竟能稳稳踏波疾行。游累了便仰躺浮板休憩,头顶是水洗般的碧空,偶有白鹭掠过;侧望,远处峰影倒映水中,温润如碧玉。人在湖心,真如在画中漂游。初阳透过澄澈水面,在臂膀上织出细碎金线,笑声水声漫过池岸,连山影仿佛都被这欢闹浸染得更苍翠了。

  一个多小时的戏水终是不舍地结束。上午九点,我们踏入大龙洞探幽。洞外骄阳灼肤,甫一进洞,一股沁凉空气瞬间包裹全身,恍然闯入22℃的天然空调房,连呼吸都清爽起来。洞窟相连,状如迷宫:穿过狭窄隧道,豁然开朗是能容千百人的洞厅;转个弯,又是幽深蜿蜒的甬道,引得人惊叹:“这洞到底有多大!”

  洞顶常有天光泻落,此乃大龙洞独特之处,故无需过多彩灯装点。钟乳石天然千姿:洞顶垂下的若寿星垂钓,圆鼓的石笋似破土灵芝,石壁垂落的石幔则如缀满南瓜、冬瓜,连藤蔓纹路皆清晰可辨。我们沿崎岖小径,或高或低,走走停停,拍照留念。“快看,发财树!”前方忽传小王惊呼——一处天光漏下的角落,赫然矗立一簇“发财树”!主干遒劲,枝桠舒展,石尖泛着点点银光,宛若缀满碎钻。“原以为是天成,细看方知是匠心,”同行的老户端详道,“放在此处倒浑然天成,与周遭景致相融甚妙。”

  洞内虽无舟行水路,却处处闻水声淙淙。循着滴答声深入,石壁渗出的水珠汇成涓涓细流,在脚下蜿蜒成溪,倒映着洞顶悬垂的石钟乳,宛如流动的水晶。十二观景厅各有千秋:有的石幔层叠如龙鳞,有的石笋笔直似利剑,最绝是“雄狮守关”——路口蹲踞巨石,眼窝深陷,鬃毛似炸开的火焰,俨然一头蓄势待发的猛兽。指尖轻触微凉石壁,凉意传遍全身,洞外的滚滚热浪早已抛却九霄。

  告别大龙湖,车内电台流淌着“广西是个好地方”的轻快旋律。窗外峰林如徐徐收卷的水墨长卷。驶回南宁,熟悉的灼浪依旧扑面,心底却似揣着一块自大龙湖带来的冰,凉意丝丝。龙母莲座的金辉、泳池中的欢笑、大龙洞的沁凉,都化作对抗酷暑的秘藏。这便是八桂的魔力吧,既有山水的温柔馈赠,亦不乏奋斗的滚烫力量,总能在你需要时,捧出一整个夏天的清凉画卷。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