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夏访咸进村
来源:桂工网    作者:邓丽琼    发表时间:2025-07-09 19:51:20
摘要:早闻咸进村有“房建山中,山在房里”的独特景观。乙巳夏,我与文友们欣然前往探秘。
  早闻咸进村有“房建山中,山在房里”的独特景观。乙巳夏,我与文友们欣然前往探秘。

  咸进村建于明朝末年,位于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境内,坐落在离洛清江三百米远,一千多米长南北走向的岭上。村前地阔水碧,村后重峦叠嶂。房屋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

  那天早晨,雨后初霁。刚到目的地,夺人眼眸的便是村前宛如巨伞的两棵老樟树,树干粗壮,盘龙虬枝,树叶苍翠欲滴。两棵老樟树相对而立,一棵像伟岸丈夫,一棵像娇小妻子,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厮守绵绵无绝期啊!

  离樟树不远,是洛清江。它发源于宛田瑶族乡的崇山峻岭,河水澄碧。江畔的咸进村,村前有方圆五百多亩的盘龙洲。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铸就了民国时期的咸进货运码头。后来江面上建造大桥,咸进码头逐渐废弃。站在码头旧址上,只见江渚上芳草萋萋,野花簇簇,几头黄牛在悠闲地啃着草;江面上,白鹅绕着桥墩嬉戏;江畔,三两垂钓者执杆垂纶;远处,青山如黛,烟雾缭绕。这时,一农夫戴着笠,牵着黄牛打桥上过。牛“哞哞”,鹅“嘎嘎”,鸟“叽叽”,各种声音汇聚成交响乐,宛如天籁。

  辞别洛清江,沿着进村的水泥路前行。没走多久,眼前出现一条宽约两米的台阶,由多块青石板砌就,呈“之”字形,有一百二十多级,越往高处越窄,青苔点缀着台阶。站在第一级台阶往上看台阶尽头,就像仰望星空一样。“之”字形巷与村中最直最陡的中间巷(俗称“一线巷”)汇合,构成“十字街”。村中老人说“十字街”是村民集会或休憩的地方。据《临桂区村落考源》记载:民国三十三年十二月,日寇从村前盘龙洲进村,但村民不慌不忙,在“之”字形巷撒满沙子、黄豆。日寇踏上台阶,个个跌得鼻青脸肿,叫苦连天。这时大家才关门闭户,躲入后山。鬼子折腾大半天,既找不到粮食,又抓不到人。原来村民把粮食藏在“一线巷”的夹墙里。

  在“十字街”的交叉处,有一座古香古色的桂北民居。青砖黛瓦,墙头麒麟雄狮,屋顶飞檐走壁,墙基、台阶、门墩均是大块的青石板。门口的青砖矮墙及巷道都长着苔藓和青草,这不就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意境吗?进了大门,有一个天井,天井右侧的绿树与碧空辉映。过了天井,还有一拱门、一长方形门,两门相依。从正堂的三级台阶往下,是另一个天井,地面是大块的青石板铺就,十来盆绿植长势良好。屋内屏风上的图案栩栩如生。出了门,才知清朝大学士陈宏谋的侄孙女就嫁这户廖姓人家。陈宏谋给其侄孙女陪嫁一个大金水缸,缸中有一小石山,存装的水清澈见底。天气变化,或晴或雨,金缸预先发出悦耳声响。1974年廖家人主动将金缸捐献给国家。听了这故事,我对廖家油然而生敬意。

  紧挨着的是另一户廖家。门口厚实的三处青石台阶一下把我们吸引过去。令人惊讶的是,这户人家从大门过天井到正堂,要绕过天井里的大山石,蹬十九级台阶。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房建山中,山在房里”的独特景观。

  穿梭村中,目力所及,或青砖黛瓦、或黄墙黛瓦、或青石板路、或墙内墙外的绿,我们仿佛置身于园林。走出村子,回望村庄,晨岚缭绕,仿佛世外桃源。咸进村,曾名闲静堡,悠闲清静,果然名副其实!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