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诗意七月美为最
来源:桂工网    作者:李友佳    发表时间:2025-07-09 19:50:26
摘要:“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七月之美,恰如高骈笔下这抹浓墨重彩,将盛夏的饱满与热烈泼洒得淋漓尽致。当六月的含蓄渐褪,七月便以王者之姿君临人间,用最炽烈的阳光煮沸了大地血脉,用最丰沛的雨水滋养着万物精魂。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七月之美,恰如高骈笔下这抹浓墨重彩,将盛夏的饱满与热烈泼洒得淋漓尽致。当六月的含蓄渐褪,七月便以王者之姿君临人间,用最炽烈的阳光煮沸了大地血脉,用最丰沛的雨水滋养着万物精魂。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捕捉的岂止是西湖一隅的景致,更是七月独有的精神气象。这美不在浮光掠影的表象,而在于其内里奔涌的生命力,这份热烈是农人们额头的汗珠折射出大地的馈赠,蝉鸣声里藏着破土而出的执着,就连突如其来的雷暴雨,也带着洗净尘寰的痛快。七月是生命最本真的状态:不矫饰、不保留,将所有的热情与能量毫无顾忌地绽放。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笔下的田野画卷,在七月舒展得最为酣畅。金黄的麦浪从南到北次第翻滚,玉米秆挺起饱满的胸膛,水稻田里浮动着翡翠般的波纹。农民们弯腰的剪影与远山构成庄严的几何图形,拖拉机轰鸣惊起白鹭翩翩。这美带着泥土的腥甜与汗水的咸涩,是文明最原始的图腾,让我想起《诗经》里“十月获稻,为此春酒”的古老欢愉。

  “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范成大咏叹的瓜果盛宴,在七月达到巅峰。荔枝红袍初解,水蜜桃渗出琥珀色的蜜汁,葡萄架上垂落串串紫水晶。最动人的莫过于切开西瓜时那声清脆的“咔嗒”,露出沙瓤上凝结的糖霜,这是大地酝酿半年的甘甜。这些饱满多汁的果实,是阳光的固态存在,咬一口便尝到了盛夏的魂魄,恰如苏轼所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文人墨客对七月的咏叹,总在酷热中觅得诗意。杜甫写“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白居易忆“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李清照则沉醉于“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这些文字如清泉流过燥热的时光,将灼人的温度淬炼成艺术的结晶。七月的美因这些唯美诗词而有了历史的纵深,当我站在同样的星空下,依然能触摸到古人那份对盛夏既敬畏又眷恋的复杂心绪。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这联诗道尽了七月为何堪称四季之最。它美得如此令人向往,既有骄阳似火的壮怀激烈,又有夜雨敲窗的温柔缱绻;既慷慨赠予人类最丰盛的物产,又无私呈现最绚烂的自然奇观。然而四季轮回各有其妙,春的萌动、夏的热烈、秋的沉淀、冬的蓄势,皆值得细细品味。唯愿我们在这奔忙的世间,常怀一颗感知季节更迭的闲心,于七月盛夏的极致之美中,感知生命的热烈与庄严。让生活慢下来聆听七月的声音,踏着七月的脚步迈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