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粽叶上的慢时光
来源:桂工网    作者:陆玉勇    发表时间:2025-05-30 17:06:56
摘要:端午的风裹着粽叶香,又在街巷里漫开了。这味道一年比一年浓烈,浓得像是要把人拽进回忆里。
  端午的风裹着粽叶香,又在街巷里漫开了。这味道一年比一年浓烈,浓得像是要把人拽进回忆里。

  幼时每到端午节,母亲总要亲手包粽子。她将两片粽叶叠成漏斗状,舀入糯米,再塞进一块肥瘦相宜的猪肉,一勺炒香的花生绿豆佐料,最后用细绳捆扎得结实。我蹲在一旁看,只觉得母亲那手指在绿叶间翻飞,如同变戏法一般。母亲的手并不美,指节粗大,皮肤粗糙,却能在瞬间将散乱的米粒与叶片驯服成有棱有角的几何体。彼时不解,何以要费这般力气?街上两块钱一个的粽子,味道也不差什么。

  “自己包的,总是不同的。”母亲说。

  后来离家读书,端午节便只在他乡买现成的粽子吃。那粽子米粒松散,馅料极少,吃在嘴里,如同嚼蜡。这才想起母亲包的那些粽子,米粒紧实,馅料丰富,咬下去时,粽叶的清香溢满齿颊。

  如今母亲老了,手也抖了,包不得粽子了。我试着学她的样子,将粽叶卷起,却总也捏不出那个尖角。米粒从缝隙中逃出来,沾了满手。此时忽然明白,这小小的粽子,原来是需要功夫的。

  粽子是要捆紧的,不紧则散;人却不必如此。这道理,我到三十岁才明白。

  前日路过城东的老巷,见一老妪坐在门前包粽子。她动作极慢,几乎是一撮米一撮米地往里放。我驻足观看,竟不觉过了半小时。老妪抬头笑笑:“年轻人,急什么?”我才惊觉自己一直在看表。她包好的粽子形状不甚规整,却自有一种笨拙的美感。买了一个尝,米粒分明,豆沙绵密,竟比那些号称“正宗”的还要好上几分。

  我们这一代人,最缺的便是这种慢功夫。办公室里,手指在键盘上飞舞,一天能打出上万字;手机屏幕上,拇指一划便是数十条信息。快,再快些!领导催促,朋友催促,连自己的生活也在催促自己。偶尔停下来,竟不知该如何与时间相处了。

  粽子要文火慢煮,方能有滋味。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昨日与旧友喝茶,他抱怨工作压力大,头发都白了几根。“像被绑起来一样。”他苦笑道,“喘不过气。”我忽然想起那些被细绳紧紧捆住的粽子。它们要在沸水中熬煮数小时,才能由生变熟,由松散变紧实。煎熬是必经的过程,但煎熬之后呢?是被消化,还是留下些什么?

  我决定自己包一个粽子,拿出母亲买来的粽叶,学着她的样子包粽子。米粒漏了,粽叶破了,包出来的粽子歪歪扭扭,但掌心却慢慢有了温度。原来,有些事急不得,就像端午的粽子,慢慢包、慢慢煮,才能尝到岁月的沉香。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