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学习西柏坡精神牢记两个“务必”
来源:桂工网    作者:周健    发表时间:2023-06-28 20:40:53
摘要:最近我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心灵受到了洗涤,深受教育。

  最近我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心灵受到了洗涤,深受教育。

  西柏坡原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一个只有一百多户人家的小山村,距离石家庄市90公里。为了更好地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延安移驻这里,指挥解放战争。1949年3月底,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移驻北平。人们称西柏坡是共和国的起点,因为这里是党领导人民军队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党领导解放军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是从西柏坡走向全国胜利的。西柏坡以其独特的革命方位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党在这里树起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西柏坡召开。毛泽东同志主持会议并作了主题讲话,提出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取得胜利的各项方针;规定了党在全国解放以后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这次会议对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解放,以及保证中国革命实现伟大的战略转变,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必要而充分的准备。

  在此次会议上,毛泽东同志认真地总结了历朝历代兴亡成败的经验教训,语重心长地指出:“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明确地指出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是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奋斗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传承。看看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住的房子、睡的硬板床、办公用的破桌椅,想想他们吃的小米饭南瓜汤,听听他们与人民群众亲如一家的兄弟情谊,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会自发组成上百万辆独轮车大军,不难想象为什么我们党和军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能够打败当时强大的国民党军队,最终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今天我们走进西柏坡,详细了解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西柏坡工作和生活的细节,就能更深刻地认识到以“两个务必”为核心内容的西柏坡精神是多么弥足珍贵,这是我们党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凝结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无论时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仍是我们党永葆政治本色、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本所在,是我们各项事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重要力量源泉。

  在西柏坡的村口,伫立着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五位时任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塑像,他们仿佛刚从屋里走出来,正匆忙要赶路。经讲解员讲解才知道,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要向北平进发。五位领导人豪情满怀,周恩来说:“我们的战士一个个喜气洋洋,好像是过去举子进京赶考。”刘少奇说:“我们可要考好啊,不要名落孙山。”毛泽东说:“我们是进京赶考啊!一定要考好,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京。他们进北京腐化了,所以他们失败了。我们不当李自成,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为了继续干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共产主义。”

  今年是建党102周年,距离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已经过去了74年。我们即将迎来党的102岁生日,在党的生日即将到来之际,走进西柏坡,重温西柏坡精神,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工作成绩和建设成就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有这样,共产党才能不断地战胜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敌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直到实现共产主义的最后胜利!

  (作者为自治区总工会原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