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一个小小的灰粽
来源:桂工网    作者:崔菲菲    发表时间:2023-06-21 17:22:24
摘要:端午将近,朋友提了一篓粽子来家里聚餐,他笑嘻嘻地提醒我:“待会儿剥开可千万别吓一跳。”这可把我的好奇心给勾起来了,粽子还能让人吓一跳啊?立刻放了几个上蒸笼。

  端午将近,朋友提了一篓粽子来家里聚餐,他笑嘻嘻地提醒我:“待会儿剥开可千万别吓一跳。”这可把我的好奇心给勾起来了,粽子还能让人吓一跳啊?立刻放了几个上蒸笼。

  水汽蒸腾之下,渐渐地有极其浓厚的香味沿着锅盖的缝隙弥漫了出来。那是时间、烟火和岩盐日复一日缓慢而持久磨砺后的饱满香气,与谷物的醇香、草木的清香,还有一种独特芬芳的微微辛气互相缠绕而又互相衬托着,散发着迷人而丰厚的味道。

  糯米和腊肉自然是其中的主味,但这层次多样的香气绝不止这两样,还有什么呢?我思索着将粽子从蒸锅中取出来,端上了桌,同时问出了心里的疑惑。

  朋友哈哈大笑了起来,执着筷子点了点已经被蒸成深绿色的粽叶,说:“这是深山里野采的毛竹叶。”又指着捆粽子的深黄绳索说:“这是稻杆搓成的,再就是……”他卖了个关子,没有说下去,而是动手剥开了一个粽子。原本应当是雪白晶莹的糯米粒与极其细密的黑灰色缠绵在一起,融为一体,如同一块美丽到极致的飘花墨玉躺在盘中,而隐藏在墨玉之中,若隐若现的一抹润泽深红,则更显得灵动别致。随着粽衣剥去,强烈的香气猛然迸发出来,霸道地随着呼吸钻入身体,似乎提醒着所有人,这其实是一味美食。

  席上的人早已忍不住,举筷子将它分而食之,人人赞不绝口,肉香与米香融合得恰到好处,而且细细品味下来,完全没有肉粽常有的腻味感。

  朋友笑着说,每年端午前,他们族人会上山采摘一种当地独有的药草,将它晒干后烧成灰,细细过筛,取最细腻的部分和当年新收的糯米混合,以花椒浸泡过的水搅拌,最后取三年以上的五花腊肉切块,用竹叶包裹,稻草捆扎,才能成就这美味不腻的灰粽。

  我不禁感慨道:“以草木灰入馔,这么精妙的方法,是怎么想到的啊!”

  朋友却叹了一口气,说:“是穷的。”长年忍饥挨饿,缺衣少食的山民,用草木灰治疗一切外伤内病,自然也融入到了食物中。

  朋友是从十万大山里走出来的。他的祖辈住在崇山峻岭之间,到了他这一代,才有人下了山。村的年轻人们开始科学种植、科学养殖,他本人则是十里八乡唯一一个重点大学生,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

  不过三十出头的他已经是两鬓斑白,面容苍老,唯有一双眼睛仍然亮得出奇,一如年少风采:“猜猜我们县最大的产业是什么?就是这灰粽啊!”

  科学种植的糯米,科学养殖的肥猪,天然有机的竹叶,还有传统的草灰做法,经村里阿婆婶娘们的巧手一阵翻腾,无数人的汗水和辛劳凝聚在一起,把培育发展灰粽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之路。就是这些小小的灰粽,承载了无数人的现在和未来。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