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解码“产改”浪潮中的“海城密码”
来源:桂工网    作者:毛艳姗 黄小娟    发表时间:2025-08-21 09:47:17
摘要:近年来,北海市海城区总工会鼓励当地企业通过“荣誉激励—技能赋能—企业示范”三维发力,激励更多产业工人实现从“单一型”向“复合型”人才转型,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北海市海城区总工会通过“荣誉激励—技能赋能—企业示范”三维发力,激励更多产业工人从“单一型”向“复合型”人才转型——
解码“产改”浪潮中的“海城密码”

□桂工网记者 毛艳姗 通讯员 黄小娟

  “从被质疑中职学历不会有大作为,到带领护理团队创下99.8%的服务满意度,这让我明白成长远不止于依靠单一手艺。”从月子中心走出的全国劳动模范梁海凤,在参加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后接受采访时说道。

  近年来,北海市海城区总工会鼓励当地企业像梁海凤所在的北海安囍母婴护理服务有限公司一样,通过“荣誉激励—技能赋能—企业示范”三维发力,激励更多产业工人实现从“单一型”向“复合型”人才转型,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从中专生到“领军人”的蜕变之路

  “现在每次站在讲台,我都会想起刚入行时被质疑起点低的日子。”全国劳动模范、北海安囍母婴护理服务有限公司副护士长梁海凤近日在回母校开展的劳模宣讲活动中,向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但正是坚守在岗位上一次次的技能打磨,让我明白平凡岗位里也藏着成长的无限可能。”

  在这次宣讲中,梁海凤特意展示了她参加技能大赛使用过的笔记本,并告诉学弟学妹:“我能从卫校毕业生成长为劳模,靠的不是天赋,而是把每个操作拆成100个细节反复练的笨办法。”而在社区公益宣讲中,她又结合疫情期间1.9万余次核酸采样的经历,讲述“技能之外,责任更重”的感悟:“以前觉得做好护理就行,现在发觉劳模的价值不仅是自己做得好,还要让更多人跟着学、照着做。”

  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后,梁海凤更忙了。她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开展技能培训和弘扬劳模精神中,从内部技能培训到校园宣讲,从工会代表履职到主题党日活动发言,身份的转变让她成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传声筒”。这背后,正是企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下简称“产改”)引领个人成长的生动实践。“我们公司会主动对接工会,为员工争取培训资源、拓宽荣誉通道。”北海安囍母婴护理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善华介绍道。梁海凤从一名中专毕业生到自治区劳动模范,再到全国劳动模范的进阶,正是企业与海城区总工会联动的结果——由工会提供技能竞赛平台,企业支持员工参赛,形成“个人努力+企业支撑+工会助力”的成长闭环。这让产业工人从“单一技能者”成长为“复合型人才”,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从“赛场争锋”到“生产提效”的转化路径

  “赛前练了100多次水带连接,现在闭着眼都能熟练操作。”今年5月,海城区总工会牵头主办了该区首届企事业单位微型消防站业务技能竞赛,获得本次竞赛团体一等奖的广西通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微型消防站领队何锡昌分享道。

  从接到参赛通知时的“紧张怕拖后腿”,到训练时对着视频纠正动作细节,再到赛场上“20秒完成灭火器实操”的从容,何锡昌和队员们不仅拿下第一名的荣誉,更把标准化操作刻进了工作日常。

  “竞赛结果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要让‘灭早、灭小’的能力融入每个岗位。”北海市海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莫肇元表示。赛事筹备时,海城区总工会联合消防、应急等部门反复打磨项目,既设置了理论考试夯实法规常识,又通过实操比拼强化应急处置能力,以赛促训多维度提升职工职业技能。

  这场竞赛不仅选出12支示范队伍,更让安全技能从“少数人掌握”变成“多数人会用”,为生产提效筑牢了安全基石。如今,获奖队伍的“水带连接规范流程”在相关单位得到推广,其他参赛队伍也可对照差距补短板,实现共同进步。

  同样以“赛场争锋”促进企业生产提效的,还有广西北海北投环保水务有限公司。此前,该公司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表彰为“2022—2023年度全国竞赛先进集体”。“获得这份荣誉两年来,公司安全生产绩效显著提升,实现了‘产改’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互相促进。”据该公司负责人黄强介绍,两年来,他们公司搭建了“师带徒+岗位练兵+在线课堂”的成长平台,职工拥有职称人数占比增长至69%。

从“全面推进”向“纵深发展”跨越

  随着“产改”工作的不断推进,今年,广西北海北投环保水务有限公司和北海市恒兴珠宝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被海城区总工会列入“产改”示范企业,推动海城区“产改”工作从“全面推进”向“纵深发展”跨越。

  “我们主要围绕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五大重点任务,在公司内部开启了‘产改’试点工作。”黄强向记者介绍道,他们公司目前搭建了管理与技术职业双通道,建立了专业技术人才库;同时实施分层培养政策,推行导师带徒制、健全激励机制,薪酬向关键岗位和高技能人才倾斜……多项政策齐发力,有力激发了产业工人建功立业的积极性。

  至此,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了核心支撑。2024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4.33%,成功突破1.5亿元,供排水总量突破45万立方米/日,企业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与此同时,传统非遗技艺企业也深入推进“产改”工作。作为国家级非遗“北海贝雕”的保护单位,北海市恒兴珠宝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大师工作室+院校+实训基地”三位一体模式,高质量培养技艺传承人。

  “公司积极打破传统工匠晋升壁垒,设立了‘工艺师—高级工艺师—工艺美术大师’的晋升通道,高级工艺师薪酬可达到管理层水平。”该公司负责人林雄介绍,公司目前还设立了“创新成果转化奖”,对研发新产品、改进工艺的团队给予最高5万元奖励。

  据统计,该公司近五年培养出贝雕传承人80余名,工艺人员流失率从40%降至10%,其产品出口40个国家,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通过“产改”,企业不仅留住了老师傅,更吸引了新血液,其“文化+旅游+科技”的融合模式,更是为当地珍珠加工、角雕等北海特色产业提供了转型参考。

  海城区总工会的“产改”实践证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海城区总工会专职副主席陆振冲表示,该区总工会将坚持以思想政治引领、素质提升、地位提高、权益维护和队伍壮大为重点,立足海城实际扎实推进“产改”工作,推动更多企业实现从产业工人个体成长向企业提质增效的跨越。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