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招聘发布报告:“数字同事”正深度融入职场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作者:
发表时间:2025-09-29 16:49:15
摘要:AI工具的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职场人传统的工作方式,促使“人机协作”这一融合创新的工作模式逐渐从概念设想演变为普遍实践,不断向“人机共生”演进。
AI工具的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职场人传统的工作方式,促使“人机协作”这一融合创新的工作模式逐渐从概念设想演变为普遍实践,不断向“人机共生”演进。智联招聘日前发布《职场“人机共生”演进情况调研报告》,就AI角色变化、协作程度、组织变革等,回应了市场关切。
报告指出,高达78.2%的职场人每周都会借助AI开展工作,这一比例较二季度的调研结果大幅提升,印证了AI已快速成为职场不可或缺的工具,人机共生的职场环境正在形成。
分析职场人最常使用的AI工具类型可以发现,通用型AI工具占据主流地位,占比达47.4%。这类工具因其灵活的功能性,深受职场人青睐。与此同时,垂直领域的AI应用正加速渗透,如钉钉、飞书这类职场专用AI助手占比28.1%,小爱同学、天猫精灵等智能语音助手占比达27.5%,还有图像/视频/音频生成工具占比24%,通用型AI与垂直领域AI的协同发力,进一步拓展了应用场景的广度与深度。
数据显示,71.7%的职场人认可AI工具带来的工作效能的提升。从低附加值劳动替代来看,AI通过自动化处理文档校对、数据录入、基础报表生成等重复性工作,将职场人从“机械劳动”中解放;从信息处理链路缩短来看,AI的实时检索、多源信息整合能力,解决了传统工作中“信息分散、筛选低效”的痛点。
在人机共创模式下,职场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并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增强,64.9%的职场人表示能够在AI辅助下完成原本需要真人同事协助的工作。同时,56.1%的职场人愿意为AI服务付费,23.4%已实现付费转化,揭示出AI产品的市场潜力。
调查显示,当AI给的意见与人类同事的不一致时,63.3%的职场人选择综合比较后自主判断,既不盲目依赖AI,也不轻易否定其建议。对于AI的工作表现,38.2%的职场人表示会经常验证其准确性与可靠性;33.7%表示偶尔存疑,但整体信任度较高;对AI信任度很高的职场人仅占13.3%。
值得注意的是,一线城市企业开展AI相关培训的比例达31.7%,显示出其在技术敏感度、人才储备与数字化投入方面的领先优势。相比之下,二三线城市在AI战略规划、资源投入与组织能力建设方面稍显滞后。这一差距揭示了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区域不均衡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打破了传统职场的工作边界,重塑任务分配与协作模式。报告认为,未来要实现AI与职场生态的深度融合,企业需重新审视AI投入策略,强化人机共创的适配性与包容性,构建更加开放、灵活且可持续的新型工作范式。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报告指出,高达78.2%的职场人每周都会借助AI开展工作,这一比例较二季度的调研结果大幅提升,印证了AI已快速成为职场不可或缺的工具,人机共生的职场环境正在形成。
分析职场人最常使用的AI工具类型可以发现,通用型AI工具占据主流地位,占比达47.4%。这类工具因其灵活的功能性,深受职场人青睐。与此同时,垂直领域的AI应用正加速渗透,如钉钉、飞书这类职场专用AI助手占比28.1%,小爱同学、天猫精灵等智能语音助手占比达27.5%,还有图像/视频/音频生成工具占比24%,通用型AI与垂直领域AI的协同发力,进一步拓展了应用场景的广度与深度。
数据显示,71.7%的职场人认可AI工具带来的工作效能的提升。从低附加值劳动替代来看,AI通过自动化处理文档校对、数据录入、基础报表生成等重复性工作,将职场人从“机械劳动”中解放;从信息处理链路缩短来看,AI的实时检索、多源信息整合能力,解决了传统工作中“信息分散、筛选低效”的痛点。
在人机共创模式下,职场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并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增强,64.9%的职场人表示能够在AI辅助下完成原本需要真人同事协助的工作。同时,56.1%的职场人愿意为AI服务付费,23.4%已实现付费转化,揭示出AI产品的市场潜力。
调查显示,当AI给的意见与人类同事的不一致时,63.3%的职场人选择综合比较后自主判断,既不盲目依赖AI,也不轻易否定其建议。对于AI的工作表现,38.2%的职场人表示会经常验证其准确性与可靠性;33.7%表示偶尔存疑,但整体信任度较高;对AI信任度很高的职场人仅占13.3%。
值得注意的是,一线城市企业开展AI相关培训的比例达31.7%,显示出其在技术敏感度、人才储备与数字化投入方面的领先优势。相比之下,二三线城市在AI战略规划、资源投入与组织能力建设方面稍显滞后。这一差距揭示了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区域不均衡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打破了传统职场的工作边界,重塑任务分配与协作模式。报告认为,未来要实现AI与职场生态的深度融合,企业需重新审视AI投入策略,强化人机共创的适配性与包容性,构建更加开放、灵活且可持续的新型工作范式。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桂公网安备 450105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