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守正创新 引领健康未来
——广西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创新发展纪实
来源:桂工网
作者:杨洋 唐利娟 孔艳梅
发表时间:2025-08-15 18:11:12
摘要:2025年,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喜报频传,硕果累累。这些荣誉,不仅是对该医院全体职工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服务理念和高质量发展成果的充分肯定。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副院长杨克新(右)授予弟子覃正仕《收徒贴》

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急诊团队参加第二届高级生命支持医护救治操作技能比赛荣获三等奖

在爱国卫生日义诊活动中,市民体验数字中医

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新院区效果图

防城港市中医医院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证书
今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关于表彰2024年广西五一劳动奖和广西工人先锋号的决定》发布,防城港市中医医院获得广西五一劳动奖状。同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公布自治区、市两级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项目名单,防城港市中医医院中医康复科入选第三批自治区级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项目。
7月4日,2025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会上揭晓2024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名单,由广西中医药大学庞宇舟教授牵头,防城港市中医医院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完成的《壮医解毒理论及方药技法的创新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6天后,由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防城港市中医医院作为主要建设单位之一的中医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获批建设。
……
2025年,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喜报频传,硕果累累。
这些荣誉,不仅是对该医院全体职工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服务理念和高质量发展成果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围绕“科技强院、人才兴院”战略,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激活创新引擎,全院职工励精图治、开拓进取,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科研能力,持续创新服务百姓。
1、人才强院战略初显成效
今年7月,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急救尖兵”在全区“急诊高级生命支持急救含杏林急诊病历书写”大赛和2025年广西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学术年会系列赛事中斩获佳绩,充分体现了该院在急诊急救领域的综合实力与专业水平。
今年该院医护人员还在其余赛事中屡获佳绩,这是该院持续培养专业人才、“筑巢引凤”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近年来,防城港市中医医院贯彻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打造医疗专家队伍,推动专科专病建设。通过柔性引进专家、组建名医工作室、推行师带徒模式等方式,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该院技术实力与综合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中医特色诊疗优势持续彰显。
该院积极响应“智汇八桂、名医带培”的号召,引智用智助力医院发展,先后柔性引进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杨克新副院长等国内知名专家3名,近三年累计引进博士1名、硕士63名、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16名,柔性引进省级医院高层次人才11名、专家团队4个,鼓励在职人员学历晋升,在读博士3名,在读全日制硕士3名,构建起老中青结合、专兼职协同、多学科交融的人才发展格局,该院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取得B+等级,人才强院战略成效斐然,形成了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人才梯队建设体系,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构建起支撑现代化医院治理体系的人才矩阵。
2、京族医药特色优势凸显
“针对我们海边居民的特点,京族医药是一套较好的诊疗方法,有16种特色诊疗技法和300多种常用中草药和海洋药物。”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杨旺副主任医师介绍该院的特色诊疗技法。
为发扬好京族医药特色和优势,提升专业水平,更好地服务群众看病就医,防城港市中医医院调研组深入京族地区调研、走访80余次,在京族三岛内发现野生植物634种,其中有药用价值的植物396种,收集单方、验方300多个,民间疗法16种,文献古籍、手抄本如《杂例》《同人书》《京族单方药》《京医百病方》等10多本,2019年通过科技部中医药现代化重大专项“独龙族等8个民族医药抢救性发掘研究”子课题,建立“全国京族医药传承研究室”,主编出版首部京族医药专著《京族医药》,积极开展研发转化工作,立项京族医药课题38项,获批资助经费超500万元,5个京药院内制剂正在申报备案,通过10多年的挖掘整理和传承保护,推动京族医药重新焕发生命力。
3、智慧医疗紧跟发展大局
踏入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一台外形科技感十足的中医四诊仪格外引人注目。这台技术先进的仪器,巧妙融合了传统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法与现代机器视觉、AI大数据前沿科技。
今年3月,该院创新构建“数字+中医”智慧医疗体系,通过集成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将中医四诊仪、体征采集套装等设备与医院信息系统融合,形成覆盖全流程的数字化诊疗生态。该系统以数字中医辅助诊疗平台为核心,设置预问诊、四诊量化、AI辅助诊疗及智能随访四大功能模块。
通过智慧医疗系统,患者可以诊前预问诊,诊中通过仪器采集监测、生成检测报告,医生可快速查阅电子报告,实现了标准化和可视化。截至7月底,该院“大宗师”AI大模型调用14.27万次,使用达3.11万人次,四诊检测318人次。
4、科学研究填补技术空白
近年来,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坚持以“党建引领、人才强院、科技兴院”为核心的发展战略,以科技支撑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项目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攻关及数字中医诊疗服务模式创新等重点内容开展科研工作。
从无到有搭建全国京族医药传承研究室、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科研平台。在2023-2024年科研攻坚期,防城港市中医医院科研团队实现新突破。累计主持80项科研项目,涵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以及广西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填补了相关领域研究空白。
学术与技术创新成果丰硕。该院共发表236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其中SCI收录14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8篇,进一步增强了国际化学术影响力;荣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获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1项,编写学术专著12部;11项广西地方标准获批立项。
未来,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将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这一鲜明导向,坚持一院两区的战略规划,充分发挥防城港市中医药服务的龙头作用,强化医疗资源对接、深化优势专科培育、加强国际创新研究合作,全面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助力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及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内涵建设,努力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化、区域性中医药特色标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医疗服务需求,为健康防城港建设贡献中医力量。
(本版图片由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