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崇山峻岭何所惧 披荆斩棘通坦途
——写在中国一冶融从高速公路项目11座隧道全部贯通之际
来源:桂工网    作者:梁小顺    发表时间:2024-06-11 18:27:04
摘要:3年磨一剑,天堑变通途。近日,由中国一冶广西公司承建的融从高速公路项目11座隧道全部贯通,全线通车进入倒计时。


打造绿色生态公路

融从高速公路项目效果图

智慧工地综合管理平台

项目党支部组织开展“三月三”活动

项目最长隧道——云际隧道

  3年磨一剑,天堑变通途。近日,由中国一冶广西公司承建的融从高速公路项目11座隧道全部贯通,全线通车进入倒计时。

  该项目是《柳州市“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重点新建公路工程项目之一,起点位于柳州融安县三柳高速浮石镇附近,路线总体走向由东向西,沿线经过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四荣乡、怀宝镇,终点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矮坳附近,与规划的融安至从江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安太至从江段)高速公路衔接,路线全长56公里,共设桥梁39座,隧道11座。建成后,将有效填补柳州西北部县区高速公路网的空白,对完善广西高速公路网络及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加强桂黔两省交流共赢有着重要意义。

  A、胸怀移山志 勇闯关山千万重

  青山绿水皆相伴,白云悠悠绕山间。项目建设所在地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境内多山脉与森林保护区,植被丰茂,地质构造复杂,岭壑交错,是湘桂丘陵平原与云贵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因其山地众多,更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

  对于建设者来说,生态越原始、环境越幽闭的地方建设难度就越大。项目在开工前就面临着测量踏勘难度高、建筑材料和大型设备进场难度大、环境保护要求高等重重挑战,因此,如何做好前期策划显得尤为重要。“整条高速公路隧道多达11座,并且均为分离式双洞,双向掘进,点多面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管理难度极大。”项目部商务经理杨辉介绍说,在隧道进洞施工前,项目部多次组织开展隧道专项施工方案研讨,并邀请资深专家进行评审并指导实施,按“一洞一方案”原则,奉行“先方案,后评审,再实施”的理念推进隧道进洞施工,确保下好“先手棋”。

  江河众多,山高谷深,恶劣的地质地形条件,给项目团队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在项目最长隧道——云际隧道掘进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岩爆、高地温等难题,施工难度极大。“云际隧道最大埋深671米,隧道左线长度2882米,右线长度2937米,Ⅳ、Ⅴ级围岩占比高,洞内开挖易产生大变形、不同程度的岩爆等不良情况,总体风险评估等级均为Ⅲ级(高度风险)。”项目部施工员韦祖帅介绍说,为解决不良地质影响,施工队伍在隧道开挖中严格遵循“管超前、弱爆破、短进尺、紧支护、早封闭、勤测量”的原则,通过采用洒水降温、在开挖前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加固岩层、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和两台阶法施工等举措,保证了各项施工安全稳步推进。此外,由于进洞口地势低,在炎炎夏日的高温浪潮席卷下,隧道洞内还存在围岩地温高的难题,最高温度接近40℃,体感温度更高,作业人员像是在“烤箱”里修建隧道。对此,项目部采用雾炮机喷水、引入大功率的制冰机、大型风机、提供氧气瓶吸氧等措施给隧道降温和防止作业人员高温中暑。

  B、运用新技术 智慧建造破难题

  融从高速公路隧道多,桥隧比高达58.6%,隧道区内山岭连绵,丘坡起伏,全线隧道地质和水文条件复杂,隧道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克服挑战靠什么?靠新技术。”项目部BIM工程师蓝东东介绍说,BIM技术是实现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底座及重要抓手,相对于传统二维设计模式,BIM技术可将设计信息及设计元素集成于BIM模型内,有效减少图纸错误,彻底解决“图模不一致”等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变化频繁,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安全风险系数高,项目部利用“BIM+勘测图纸数据”生成地质断面模型,方便预判风险。“项目多处隧道Ⅳ、Ⅴ级围岩占比大,围岩稳定性较差,开挖难度大,现在可以通过看模型图,施工人员就可以直观了解现场情况,对不同等级的围岩采取对应开挖方法。”蓝东东补充说,这套信息系统还安装多种气体传感器,包括氧气、二氧化硫、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并且设置各类气体危险预警的阈值,通过实时获取现场危险气体的浓度,在危险报警的情况下可应急联动限电、通风等设备,实现施工环境的安全管控,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此外,项目部采用BIM技术、数字化技术及数智一体化管控等内容搭建智慧工地综合管理平台,利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隧道门禁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实时监控隧道内部人员的位置和施工情况,全面提高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C、党建强引领 凝心聚力促建设

  信仰之火生生不息,红色血脉赓续不断。自项目开工以来,项目党支部将党的建设工作贯穿隧道建设的全过程,做到与施工生产深度融合,并通过不断巩固意识形态堡垒,强化思想政治建设,为项目建设推波助澜,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

  项目党支部聚焦“围绕项目抓党建、抓强党建促项目”的党建思维,划分党员责任区,设置党员“示范岗”和建立党员先锋队,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项目管理、安全生产第一线,将党建活动开展与安全生产、技术攻关、项目管理等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同频共振。面对征拆难度大、路段土石方调配难度大、环境保护要求高、地质构造复杂等重点难点问题,项目部党员带头想方设法克难攻坚,多次组织召开月度生产调度会和工程推进专题协调会等推动问题解决。为确保按时履约,2023年3月,项目党支部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按考核节点计划,对所有参建单位进行考核,每月对完成情况发布红、黄、黑榜,并进行排序公示和奖惩,激励项目部和各分包单位跑起来、冲起来。

  “项目部90后的职工占比达到70%,为更好地凝聚好青年队伍力量,项目党支部多次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党建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年职工的日常生活,更增强了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干事创业的激情。”项目党支部书记韩凤友说。为发挥青年生力军的作用,项目党支部组建青年突击队、青年安全监督岗,扎根项目一线,落实现场施工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关注危大工程方案、质量安全隐患整改等情况,护航安全生产。同时,积极鼓励青年职工参与到公司技术创新申报、BIM应用技术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等活动,采用各种学习形式提高青年职工的业务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水平。作为优秀青年党员干部代表,项目总工程师陈远积极发挥个人专业特长,探索出《一种隧道扩大头注浆锚杆及施工方法》《一种注浆小导管及施工方法》等关于隧道建设的多项发明,并带领工程技术部青年职工完成授权发明专利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受理发明专利18项,为高质量推动项目建设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D、奋进“双示范” 打造绿色生态公路

  绿色是生态的底色。在项目建设期间,建设者们牢固树立“生态公路 精品工程”的施工理念,致力于打造“品质、绿色”双示范工程,平衡环境保护与工程施工之间的共存关系,力求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本着“环境优先,立足环保”的理念,项目部在初期选址、施工便道选取、隧道工程及陡坡开挖工艺、桥梁桩基泥浆池等选址上进行充分考量,优先选择现有荒废学校、民社以及空旷荒地等,进而减少占用耕地,并且选址远离河流,避免河流污染。隧道开挖时,项目部紧扣“最小的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施工理念,严格执行红线内作业,落实“先防护、后开挖”施工原则,施工过程中同步做好边坡防护,并在边坡、便道、路口处植树种草,及时恢复生态。

  为做好扬尘防治工作,项目部对施工现场未开挖的裸土区域采用密目网覆盖,在隧道施工外围设置围挡,布置喷淋系统、雾炮等,在扬尘指数较高时进行降尘。为防止车辆过往时尘土飞扬和泥土被带出场外,项目部配备专用车辆冲洗设备对出场车辆进行全方位冲洗,对运土车辆车箱进行洒水润湿并进行覆盖,在进出场门口处设专人每天浇水湿润道路,并及时清扫。此外,项目部还制定相关制度及奖惩办法,及时恢复施工占用耕地,确保用地复耕复绿,并在扬尘治理、植草植树上设立专项资金,以最大限度维持生态环境不变样,让环保观念始终贯穿在项目建设的始终,力争打造“绿色生态”的公路标杆工程。

  融从高速公路项目数千名建设者历时1200多个日夜千锤万凿,在共计22116米的11座隧道内披荆斩棘,见春去秋来,守日出日落,只为追逐贯通之际的那束“希望曙光”。他们以拼搏为笔,以汗水为墨,在层林叠翠的苗山沟壑间,攻坚克难、奋发前行,为黔桂两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本版照片由中国一冶供图)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