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果 吴文诩 杨驰 马晓冬 王辰阳 许雄
改时速、改功率、改电压……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的销售门店,电动自行车改装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值得警惕的是,违规改装可能导致车辆在充电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短路或热失控等问题,带来安全隐患。近年来,因违规改装导致的火灾事故也不时见诸报端。
违规改装触目皆是
2019年实施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装配完整的电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应当小于或等于55kg,蓄电池标称电压小于或等于48V。
“新国标”还明确,电动自行车的软硬件均应当具有防篡改设计,防止擅自改装或改动最高车速、功率、电压、脚踏骑行能力。
然而,记者近日走访多地发现,为改变电动自行车车速限制,经营者对车辆控制器进行解码、将原配电池更换为大容量电池的现象屡见不鲜。
“走在路上能看到,改装过的电动自行车实在太多了。有些仅从外观就能看出来,轮胎加宽、轴距加大,有的跑得比汽车还快。”广州市民卢女士表示。
记者了解到,改装电动自行车一般分为改“软件”和改“硬件”。通过特殊软件、程序等手段解除速度限制,可将电动自行车时速从25公里调整至50公里左右。部分消费者为进一步提高时速会改“硬件”,即通过更换电池、电机、控制器、轮毂等大部件,达到目标速度。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质量监督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将原配电池更换为大容量电池,可能导致电池功率、重量等技术参数与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器、车速控制器、电动机等主要零部件的参数不匹配。而且,由于未经严格反复试验验证,在充电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短路或热失控等问题,引发火灾。
1月21日,一辆停放在北京市某居民楼下的电动自行车起火冒烟。据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通报,经调查,火灾原因是车主私自加装电热手把导致线路故障。
此前,江苏南京某小区楼道内曾发生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法院裁判文书显示,起火原因为:该电动车踏板处的电池仓被改造后失去密闭、固定功能,电池发生故障起火后向外飞溅引燃周围的电动车。
北京市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火调技术处副处长耿军龙介绍,违规改装或加装大容量电池,可能会引发电气风险,导致电动自行车爆燃。
此外,市面上很多改装车充电器使用的是劣质或翻新电子元件。“有些散热风扇损坏失灵,有些没有过热、过载保护,充电时容易起火。”广西质检院机电检验所工程师崔伟瑜说。
“先上牌再改装” 与监管“躲猫猫”
违规改装隐患重重,为何仍有人热衷于此?
记者调研发现,一些消费者为突破速度限制、追求高续航,成为改装电动自行车的“忠实粉”;一些门店为牟利不惜冒险迎合消费者的改装需求。
一名做同城配送的外卖小哥告诉记者,他每天都要跑100公里以上,对电动自行车速度和续航时间要求高,“如果不改装,一天要换两三块电池。”
一名电动自行车改装“发烧友”说,自己改装车花了三四万,但在改装圈还排不上名。这名“发烧友”还表示不怕被查,“查到最多罚点钱,不会被拘留。”
记者近日走访多地市场,约有近一半经销商门店或修理铺可提供或变相提供改装服务。电动自行车改装主要集中在解码或更换限速器、更换电池、加长座椅等方面。据广州交警介绍,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有不少改装车主会将电动自行车电池“加厚”,即通过拆电池、并联电路等形式增加电池容量。
“解除限速器装置只要10分钟,再换上72V的铅酸电池,车后座也帮你加上,跑在路上比汽车开得还快。”南宁市一家电动自行车店销售人员表示,现在市面上的车基本都能改装,车速普遍能突破每小时三四十公里。
这名销售人员向记者坦承,改装后安装的大功率电池长期使用,会加快电路老化,容易形成安全隐患。
记者走访多家电动自行车整车企业和经销商了解到,为符合“新国标”重量限制等规定,部分电动自行车出厂时会预装锂电池。然而,由于正规锂电池价格较高,装有此类电池的车不具价格竞争力,一些经销商门店或修理铺会改换成铅酸蓄电池或劣质低价的锂电池,再低价出售。
在一些地方,门店会提供“先上牌后改装”服务。在南宁市仙葫大道的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只要购买电动自行车,都可免费提供改装拆除限速装置和更换大功率电池等服务,并保证在车管所上牌时能获得符合“新国标”的车牌。
“我们这儿买车的人都是先去车管所上牌,回来后再改装。只要上了牌,行驶在路上也不会有交警查验的。”一名销售人员向记者保证。
还有一些门店则与监管部门玩起“躲猫猫”。“先在网上聊,私聊发地址,约好时间再过来。”网络上一家“网红”改装店的师傅说,门店位于某工业园内,没有明显招牌,顾客都是网上约好再过来;还有客户自己不来,先把改装配件寄到门店,再叫个货车把电动自行车拉过来,全程不露面。
加强全流程监管和安全警示教育
业内人士建议,强化日常监管和执法查处,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单位的宣传指导。据悉,广东已对全省电动自行车及电池生产单位实施质量信用记分,对B、C、D类企业依次实施跟踪监管、重点监管、特别监管等分类监管措施。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质量监督处有关负责人建议,一方面,加强生产厂商的源头质量管控,强化问题产品排查抽查,开展废旧再用电池专项整治;另一方面,推进电动自行车赋码溯源管理。
为进一步保障充电安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建议在规范中新增对充电器的管理要求,配备智能充电器,防止充电中出现异常;电路应具备过载、短路保护等功能。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王四营法庭法官陈曦表示,据刑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规定,销售违规改装的电动自行车,可能会被追究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电动自行车使用者也不可购买明知违规改装的电动自行车,否则一旦引发火灾,亦需承担责任。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电动自行车管理领域尚无专门性法律法规,对于电动自行车违规改装行为的惩治举措以行政处罚为主,惩罚力度也难以起到威慑作用。建议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有效发挥法律规范的约束作用。
多位受访者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安全警示教育,引导消费者切勿违规改装。北京消防也提示消费者,一定要购买正规合格的车辆及配件,定期更换老旧电池。不要改装电动自行车,加装加热器、音响、照明等装置容易造成线路超负荷引发火灾。
(来源:新华社)
链接阅读
北京警方:违规拼改装电动自行车,六人被刑拘!
近日,北京警方会同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打击整治违规拼改装电动自行车专项行动。行动开展以来,共检查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门店110余家,打掉销售违规拼装改装电动自行车窝点2处,刑事拘留6人,查处违规拼改装门店8家,查扣伪劣和改装车辆80余辆。
日前,北京警方根据一条销售违规拼装改装电动自行车线索进行追踪侦查,抓获范某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查扣违规拼装改装电动自行车49辆。经查,范某某等从外地购入车架等零部件,违规拼装改装电动自行车,以每辆1500元至2000元价格对外出售。目前,上述人员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工作中。 (来源:北京海淀微信公众号)
南京: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立案查处!
连日来,南京市市场监管系统重点查处生产销售不符合新国标、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等违法违规行为,公布了一批电动自行车领域专项执法行动调查情况及典型案例。
2024年3月2日,雨花台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南京市雨花台区刘先锋电动车经营部开展日常监督检查,现场检查发现该店负责人正在实施车辆改装行为,一辆待售的型号为“TDR3241Z”的爱玛牌电动自行车踏板下方被加装了一个蓄电池托架,且实际使用的蓄电池类型和电压与合格证不一致。当事人改装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等动力装置的行为涉嫌违反《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第十二条第(二)项的规定,雨花台区局依法对该店立案调查。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查处中。
2024年3月3日,建邺区市场监管局检查建邺区嘉宸电动自行车经营部时,查扣引擎MAX爱玛牌电动自行车7辆。上述产品的坐垫长度、电池盒间隙、轮中心距离、车宽等多个项目不符合电动自行车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7761-2018)要求,其行为有便于后期加装电池的可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当事人的上述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建邺区局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行政处罚。目前案件正在立案查处中。
2024年3月7日,江北新区市场监管局对南京市行乐电动车经营部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店内有一台台铃牌电动自行车外观与《电动自行车产品合格证》所载参数不符,除鞍座下1个电池仓位置外,在脚踏板下方又加装了一个电池仓,便于后期加装电池,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当事人涉嫌改装电动自行车,其行为涉嫌违反《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第十二条第(四)项的规定,江北新区局将依据《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的规定进行行政处罚。目前案件正在立案查处中。
2024年2月27日,江宁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巡查中发现,南京市承建贸易有限公司门店内停放着3辆型号为TDT1412Z的雅迪牌电动车,2辆型号为TDT2956Z的雅迪牌电动车,上述两种型号电动车均加长了后坐垫并加装了靠背,车龙头也安装了挡风罩,导致车辆外观与产品合格证参数不一致,涉嫌非法改装。当事人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改装的行为违反了《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第十二条第四项的规定,依据《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江宁区局依法对当事人处以10000元的行政处罚。 (来源:南京发布澎湃政务号)